1.3 数据路系统结构——三级模式结构与二级映射

一、三级模式结构

1.外模式

  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到或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

  外模式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模式与外模式(一对多) 外模式与应用(一对多)

  • 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
  • 每个用户只能看到和访问对赢得外模式中的数据

2.模式

   又称为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描述。

  • 表示数据项、记录及文件类型,并命名
  • 规定数据项在记录中的划分和次序;
  • 规定码;
  • 说明数据项之间的联系,给记录间的联系命名;
  • 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3.内模式

  又称存数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数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不得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记录的存储方式
  • 索引的组织方式
  • 数据是否压缩存数
  • 数据是否加密
  • 数据村书记录结构的规定

二、二级映象的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1.外模式/模式映象

  • 模式: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 外模式: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映象定义通常含在各自模式的描述中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 应用程序由数据的外模式编写,所以可以不必修改程序,从而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唯一的。

    该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当数据的存数结构改变了,可使模式保持不变
  •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xiaohui2015/p/577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