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点和用户画像

埋点:做动作行为分析;(数据仓库中的用户行为数据在logdb.events表中,就是埋点系统埋进来的数据)

埋点的过程就是针对功能,准备要分析的动作,对数据进行观测,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将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及判断分析结果,形成数据报告,最终用结果对功能进行判定;

初级埋点:在产品流程关键部分植入相关统计代码,用来追踪每次用户的行为,统计关键流程的使用程度;

中级埋点:植入多段动作代码,追踪用户在该模块每个界面上的系列行为,事件之间相互独立;

高级埋点:联合公司工程,ETL采集分析用户全量行为,建立用户画像,还原用户行为模型,作为产品分析,优化的基础;

用户画像:与该用户相关联的数据的可视化的展现,即用户信息标签化;

技术定义:海量数据的标签,根据用户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异,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形成一个任务原型;

用户画像完美地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需要做到的终极形态是不同用户视角,打开同一个网站或者APP,体验完全不同;

用户画像的最终形态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最终为每个用户打上标签,以及改标签的权重;

标签表征了内容,用户对该内容有兴趣,偏好,需求等等;

权重表征了指数,用户的兴趣,偏好指数,也可能表征用户的需求度,可理解为可信度,概率;

数据建模:标签=用户标识+时间+行为类型+接触点(网址+内容)的聚合,某用户因为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所以打上**标签;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wa/p/1334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