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

基站定位,即移动位置服务,基于基站与手机之间通信时差来计算当前的大概位置;
手机开机,相隔固定的的时间会与基站进行联系,确认手机的当前状态;
使用查询位置时,基站会与所查询的手机进行通信,然后根据信号的反馈时时间进行计算当前大概位置;

GSM系统按大到小分别为:msc-bsc-bts-cell-carrier 。其中bts是基站,cell是基站里的小区。carrier是载频。综上可知cell-ID就是以基站小区的信息定位。
CELL-ID方式是基于GSM网络的定位方式,是指由GSM网络通过获取移动用户所在的蜂窝小区号,并将此蜂窝小区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

小区全球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ty,CGI)
CGI由位置区识别(LAI)和小区识别(CI)组成,其中LAI又包含移动国家号(MCC)、移动网号(MNC)和位置区码(LAC)。
CGI的信息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发送。MS接收到系统信息后,将解出其中的CGI信息,根据CGI指示的移动国家号(MCC)和移动网号(MNC)确定是否可以驻留于(Campon)该小区。同时判断当前的位置区是否发生了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作位置更新过程。在位置更新过程时,MS将LAI信息通报给网络,使网络可以确切地知道MS当前所处的小区。

CGI的格式为:MCC-MNC-LAC-CI。
MCC(Mobile Country Code):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0 ~ 999。
MNC(Mobile Network Code):二个十进制数,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99。
LAC(Location Area Code):范围为1~65535。
CI(Cell Identity):范围为0~65535。

CGI在每个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广播。
作为全球唯一的国家识别标准,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中国的移动国家号为460(十进制),MCC不可改变。
MNC一般由国家的有关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目前中国有两个GSM网络,分别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营运,他们的MNC分别是00和01,MNC也不可改变。
LAC的编码方式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其拥有的GSM网上LAC的编码方式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在建网初期都已确定了LAC的分配和编码,在运行过程中较少改动,除非运行过程中发现设计的LAC非常不合理时,才可进行修改,但也需要进行统一分配。
位置区(LAC)的大小(即一个位置区码(LAC)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在系统中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一般地,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位置区尽可能大。
对于小区识别CI的分配,一般没有特殊的限制条件,可以在0~65535(十进制)之间任意取值。但必须保证在同一个位置区中不可以有两个小区有相同的e68a84e8a2ad7a6431333264643236小区识别码。通常在网络的系统设计中已经确定。除特殊情况外(如系统中增加基站等),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应该改变小区的CI值。
位置区码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切忌在网络中(全国范围)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区采用相同的位置区码。
CI取值应注意在同一个位置区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区使用相同的CI

GPS定位原理:

手机接收到天上的卫星信号,通过从GPS卫星收到的信号并利用传来的信息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及时间。手机定位到GPS初始化时需要搜索到四颗GPS卫星才可以完成初始定位,定位结束后可以只接收到三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使用,只是此时就无法确定海拔高度了而已。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wa/p/1330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