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AScript 6 (浅显入门)

1、let:

ES6 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var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undefined。这种现象多多少少是有些奇怪的,按照一般的逻辑,变量应该在声明语句之后才可以使用。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let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否则报错。
let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ES6 允许写成下面这样。
let [a, b, c] = [1, 2, 3];
let { foo,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foo // "aaa"
bar // "bbb"
上面代码表示,可以从数组中提取值,按照对应位置,对变量赋值。
let实际上为 JavaScript 新增了块级作用域。
function f1() {
    let n = 5;
    if (true) {
        let n = 10;
    }
    console.log(n); // 5
}
上面的函数有两个代码块,都声明了变量n,运行后输出5。这表示外层代码块不受内层代码块的影响。如果两次都使用var定义变量n,最后输出的值才是10。

2、const:

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const声明的变量不得改变值,这意味着,const一旦声明变量,就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
对于const来说,只声明不赋值,就会报错。const的作用域与let命令相同: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const声明的常量,也与let一样不可重复声明。

3、传统的JavaScript语言,输出模板通常是这样写的。

$('#result').append(
        'There are <b>' + basket.count + '</b> ' +
        'items in your basket, ' +
        '<em>' + basket.onSale +
        '</em> are on sale!'
);
上面这种写法相当繁琐不方便,ES6引入了模板字符串解决这个问题。
 $('#result').append(`
  There are <b>${basket.count}</b> items
   in your basket, <em>${basket.onSale}</em>
  are on sale!
`);


4、map:

最新的ES6规范引入了新的数据类型Map,是一组键值对的结构,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var m = new Map([['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m.get('Michael'); // 95
//alert( m.get('Michael'))
var m = new Map(); // 空Map
m.set('Adam', 67); // 添加新的key-value
m.set('Bob', 59);
m.has('Adam'); // 是否存在key 'Adam': true
m.get('Adam'); // 67
m.delete('Adam'); // 删除key 'Adam'
m.get('Adam'); // undefined


5、set:

Set和Map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var s = new Set([1, 2, 3, 3, '3']);
//console.log(s)   // Set {1, 2, 3, "3"}
 s.add(4)  //添加
 s.delete(3);//删除
 console.log(s)


6、for ... of:

遍历Array可以采用下标循环,遍历Map和Set就无法使用下标。为了统一集合类型,ES6标准引入了新的iterable类型,Array、Map和Set都属于iterable类型。
var m = new Map([[1, 'x'], [2, 'y'], [3, 'z']]);
for (var x of m) { // 遍历Map
    alert(x[0] + '=' + x[1]);
}
7、ES6 允许为函数的参数设置默认值,即直接写在参数定义的后面。

function log(x, y = 'World') {
        console.log(x, y);
    }

    log('Hello') // Hello World
    log('Hello', 'China') // Hello China
    log('Hello', '') // Hello
8、函数的 length 属性

指定了默认值以后,函数的length属性,将返回没有指定默认值的参数个数。也就是说,指定了默认值后,length属性将失真。
 (function (a) {}).length // 1
 (function (a = 5) {}).length // 0
 (function (a, b, c = 5) {}).length // 2
上面代码中,length属性的返回值,等于函数的参数个数减去指定了默认值的参数个数。
比如,上面最后一个函数,定义了3个参数,其中有一个参数c指定了默认值,因此length属性等于3减去1,最后得到2。

 9、rest :

ES6 引入 rest 参数(形式为...变量名),用于获取函数的多余参数,这样就不需要使用arguments对象了。rest 参数搭配的变量是一个数组,该变量将多余的参数放入数组中。
function add(...values) {
        let sum = 0;

        for (var val of values) {
            sum += val;
        }

        return sum;
    }

    add(2, 5, 3) // 10

10、箭头函数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一个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var f = () => 5;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 { return 5 };

    var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同于
    var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如果箭头函数的代码块部分多于一条语句,就要使用大括号将它们括起来,并且使用return语句返回。
 var sum = (num1, num2) => { return num1 + num2; }
箭头函数有几个使用注意点。
(1)函数体内的this对象,就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2)不可以当作构造函数,也就是说,不可以使用new命令,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

(3)不可以使用arguments对象,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如果要用,可以用 rest 参数代替。

(4)不可以使用yield命令,因此箭头函数不能用作 Generator 函数。

11、Class:

class Animal {
        constructor(){
            this.type = 'animal'
        }
        says(say){
            console.log(this.type + ' says ' + say)
        }
    }

    let animal = new Animal()
    animal.says('hello') //animal says hello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constructor(){
            super()
            this.type = 'cat'
        }
    }

    let cat = new Cat()
    cat.says('hello') //cat says hello
上面代码首先用class定义了一个“类”,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constructor方法,这就是构造方法,而this关键字则代表实例对象。简单地说,constructor内定义的方法和属性是实例对象自己的,而constructor外定义的方法和属性则是所有实例对象可以共享的。

Class之间可以通过extends关键字实现继承,这比ES5的通过修改原型链实现继承,要清晰和方便很多。上面定义了一个Cat类,该类通过extends关键字,继承了Animal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super关键字,它指代父类的实例(即父类的this对象)。子类必须在constructor方法中调用super方法,否则新建实例时会报错。这是因为子类没有自己的this对象,而是继承父类的this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如果不调用super方法,子类就得不到this对象。

ES6的继承机制,实质是先创造父类的实例对象this(所以必须先调用super方法),然后再用子类的构造函数修改this。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baibubai/p/720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