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读后感(三)

  本月我继续阅读了《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的“交流”。其中一局名言叫“我相信,被打量比被忽略要好。”它告诉我们,问题不只是你有什么,还要看你怎么包装它。除非你能够与他人交流,否则就算你拥有最好的主意、最漂亮的代码、或是最注重实效的想法,最终也会毫无结果。没有有效的交流,一个好的想法就只是一个无人关心的孤儿。

  那么如何才能够很好的和他人进行交流呢?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以下几点:

  1、需要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在工作中,最难搞的就是确切的弄清楚你想要说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先规划想要说的东西,写出大纲。这种方法不只适用于撰写文档。

  2、要了解听众,只有当在传达信息时,才是在交流。为此,需要了解听众的需要、兴趣、能力。要在脑海里形成一幅明确的关于听众的画面。

  3、选择时机,为了了解听众需要听到什么,我们需要弄清楚他们的“轻重缓急”是什么。寻找到一个好的时机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到他人需要的是什么。

  4、选择风格,调整一下交流风格,让其适应我们的听众。每个人喜欢的交流形式不一样,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听众来不断的变换自己的风格。同时在交流中也要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对方。

  5、让文档美观,我们的注意很重要,它们应该以美观的方式传递给听众。许多人在制作工程的时候只关心内容,而不注重外观。这样是错误的。

  6、让听众参与,在制作文档中,与制作过程相比,我们制作出来的文档最后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可能,我们需要让使用者参与进制作的过程中来。

  7、做倾听者,如果我们想要大家听我们的话,我们必须使用一种方法:听他们的话。即使我们掌握着全部的信息,也要注意多学会倾听。鼓励大家通过提问来交谈,或是让别人总结我们说过的话。

  8、回复他人,如果我们向别人提问,他们不回应,就会觉得不礼貌。但当别人给我们发送消息或者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回复。在匆忙的生活中,很容易忘记事情,所有我们一定要对他人进行及时的回复。会让他人觉得我们没有忘记他。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hj1074376195/p/1196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