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actSQL 参考的语法

下表列出了 Transact-SQL 参考的语法关系图中使用的约定,并进行了说明。

约定
 用于
 
UPPERCASE(大写)
 Transact-SQL 关键字。
 
italic
 用户提供的 Transact-SQL 语法的参数。
 
bold(粗体)
 数据库名、表名、列名、索引名、存储过程、实用工具、数据类型名以及必须按

所显示的原样键入的文本。
 
下划线
 指示当语句中省略了包含带下划线的值的子句时应用的默认值。
 
|(竖线)
 分隔括号或大括号中的语法项。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 ](方括号)
 可选语法项。不要键入方括号。
 
{ }(大括号)
 必选语法项。不要键入大括号。
 
[,...n]
 指示前面的项可以重复 n 次。每一项由逗号分隔。
 
[...n]
 指示前面的项可以重复 n 次。每一项由空格分隔。
 
[;]
 可选的 Transact-SQL 语句终止符。不要键入方括号。
 
<label> ::=
 语法块的名称。此约定用于对可在语句中的多个位置使用的过长语法段或语法单

元进行分组和标记。可使用的语法块的每个位置由括在尖括号内的标签指示:

<label>。
 

多部分名称

除非另外指定,否则,所有对数据库对象名的 Transact-SQL 引用可以是由四部

分组成的名称,格式如下:

[ server_name. [database_name]. [schema_name]. | database_name.

[schema_name]. | schema_name. ] object_name

server_name

指定链接的服务器名称或远程服务器名称。

database_name

如果对象驻留在 SQL Server 的本地实例中,则指定 SQL Server 数据库的名称

。如果对象在链接服务器中,则 database_name 将指定 OLE DB 目录。

schema_name

如果对象在 SQL Server 数据库中,则指定包含对象的架构的名称。如果对象在

链接服务器中,则 schema_name 将指定 OLE DB 架构名称。有关架构的详细信息

,请参阅用户架构分离。

object_name

对象的名称。

引用某个特定对象时,不必总是指定服务器、数据库和架构供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 Engine 标识该对象。但是,如果找不到对象,就会返回错误消息。

注意:
 
为了避免名称解析错误,建议只要指定了架构范围内的对象时就指定架构名称。
 

若要省略中间节点,请使用句点来指示这些位置。下表显示了对象名的有效格式

对象引用格式
 说明
 
server.database.schema.object
 四个部分的名称。
 
server.database..object
 省略架构名称。
 
server..schema.object
 省略数据库名称。
 
server...object
 省略数据库和架构名称。
 
database.schema.object
 省略服务器名。
 
database..object
 省略服务器和架构名称。
 
schema.object
 省略服务器和数据库名称。
 
object
 省略服务器、数据库和架构名称。
 

代码示例约定

除非专门说明,否则,在 Transact-SQL 参考中提供的示例都已使用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及其以下选项的默认设置进行了测试:

·                      ANSI_NULLS

·                      ANSI_NULL_DFLT_ON

·                      ANSI_PADDING

·                      ANSI_WARNINGS

·                      CONCAT_NULL_YIELDS_NULL

·                      QUOTED_IDENTIFIER

Transact-SQL 参考中的大多数代码示例都已在运行区分大小写排序顺序的服务器

上进行了测试。测试服务器通常运行 ANSI/ISO 1252 代码页。

许多代码示例使用分号 (;) 作为 Transact-SQL 语句终止符。虽然分号不是必需

的,但使用它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许多代码示例用字母 N 作为 Unicode 字符串常量的前缀。如果没有 N 前缀,则

字符串被转换为数据库的默认代码页。此默认代码页可能不识别某些字符。有关

详细信息,请参阅使用 Unicode 的服务器端编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gw2004058/p/169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