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动思考与专注力——我的读研感悟

  先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我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普通的研究生,从本科到现在,已经在这所学校呆了五年时间。我本科学习非常勤奋,从未翘过一节课,拿过多次奖学金,成功保研,在本校继续读硕士研究生。这一切在别人看来,很光鲜,保研了说明本科学的还不错,算个学霸吧。但我自己心里明白,看似顺利的背后,其实存在很多问题,我觉得自己本科学了四年的计算机专业,只是分数考得高些,但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的精髓,没有将这个专业学明白。

  我一直在反思,我觉得没有真正学明白的原因是学习一直很被动,被动的去听课,被动的写作业,被动的期末复习,最后被动的考了个不错的分数,考完之后,学的东西几乎全乎还给老师了,自己忘得一干二净。被动的学习,没有深度思考,最终效果自然不好。其次,就是我觉得自己本科阶段,做了很多事,学了很多东西,但没有一件事,一样东西,是真正做好、学好的,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从而一事无成,没有一种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因此,读研之后,我开始反思总结,我觉得自己缺乏的是一种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专注力。

  主动思考,即我们在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或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它,掌握它,并不断思考我们正在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这种知识,学了之后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这种知识和其他知识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大学里的课程,有的老师讲得好,但有的老师讲得很差,照本宣科,完全不顾下面学生的感受,这种情况下,若不自己做出点改变,这门课程肯定学不好。我们进行主动思考时,自己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无论老师讲得好坏,讲课方式是否适合自己,都能把课程学好,遇到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可以专门去请教老师或学长。另外,我们可以利用主动思考的能力去构建一种专业知识体系,本科学了那么多课程,我们可以主动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和总结,每门课程到底讲了什么,课程之间有什么联系,由点到面,构建一种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种专业知识体系是否有效,构建的好不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衡量,一种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给一个非本专业领域的同学去讲述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你能讲明白,这位同学基本听懂了,就说明构建的知识体系基本合格;另一种方式是尝试用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能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说明我们的知识体系基本有效,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

  专注力,即我们集中精力持续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比如学习某种技能,并一直坚持做下去。我曾经读到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之所以被人记住,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很多事,而是因为耐住寂寞,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做的很完美,很出色。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专注力,学习了很多知识,但都没有深入下去,都停留在表面,最终什么都学不好。专注力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好的习惯,我们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每天坚持,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专注于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最后我们肯定会有所成就的。

  主动思考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通过主动思考,我们构建一种专业知识体系,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理解,真正掌握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专注力是一种学习或做事的态度,通过训练自己的专注力,我们可以将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对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在主动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所学的知识;专注于某个具体的事情,例如从这学期开始,我一直坚持早起,然后去打太极拳,每天如此,从未中断。

  主动思考与专注力,是我读研期间领悟的一点道理,今日与诸君共勉,望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dlwd086/p/543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