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器(Source/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Dependents)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一个软件系统常常要求在某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某些其它的对象做出相应的改变。做到这一点的设计方案有很多,但是为了使系统能够易于复用,应该选择低耦合度的设计方案。减少对象之间的耦合有利于系统的复用,但是同时设计师需要使这些低耦合度的对象之间能够维持行动的协调一致,保证高度的协作(Collaboration)。观察者模式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各种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种。


观察者模式的结构

  观察者模式的类图如下:

 设计模式 -- Observer

可以看出,在这个观察者模式的实现里有下面这些角色:

  •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主题角色把所有对观察考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聚集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主题角色又叫做抽象被观察者(Observable)角色,一般用一个抽象类或者一个接口实现。
  •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这个接口叫做更新接口。抽象观察者角色一般用一个抽象类或者一个接口实现。在这个示意性的实现中,更新接口只包含一个方法(即Update()方法),这个方法叫做更新方法。
  • 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角色: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现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又叫做具体被观察者角色(Concrete Observable)。具体主题角色通常用一个具体子类实现。
  • 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角色:存储与主题的状态自恰的状态。具体现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相协调。如果需要,具体现察者角色可以保存一个指向具体主题对象的引用。具体观察者角色通常用一个具体子类实现。

  从具体主题角色指向抽象观察者角色的合成关系,代表具体主题对象可以有任意多个对抽象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之所以使用抽象观察者而不是具体观察者,意味着主题对象不需要知道引用了哪些ConcreteObserver类型,而只知道抽象Observer类型。这就使得具体主题对象可以动态地维护一系列的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并在需要的时候调用每一个观察者共有的Update()方法。这种做法叫做"针对抽象编程"。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Observer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表示层和数据逻辑层的分离,并定义了稳定的更新消息传递机制,类别清晰,并抽象了更新接口,使得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示层(观察者)。但是其缺点是每个外观对象必须继承这个抽像出来的接口类,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不方便,比如有一个别人写的外观对象,并没有继承该抽象类,或者接口不对,我们又希望不修改该类直接使用它。虽然可以再应用Adapter模式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会造成更加复杂烦琐的设计,增加出错几率。

观察者模式的效果有以下几个优点:

(1)观察者模式在被观察者和观察者之间建立一个抽象的耦合。被观察者角色所知道的只是一个具体现察者聚集,每一个具体现察者都符合一个抽象观察者的接口。被观察者并不认识任何一个具体观察者,它只知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接口。由于被观察者和观察者没有紧密地耦合在一起,因此它们可以属于不同的抽象化层次。

(2)观察者模式支持广播通信。被观察者会向所有的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

观察者模式有下面的一些缺点:

(1)如果一个被观察者对象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

(2)如果在被观察者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被观察者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导致系统崩溃。在使用观察考模式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3)如果对观察者的通知是通过另外的线程进行异步投递的话,系统必须保证投递是以自恰的方式进行的。

(4)虽然观察者模式可以随时使观察者知道所观察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是观察者模式没有相应的机制使观察者知道所观察的对象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观察者模式的示意性源代码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bserver pattern -- Structural exampl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using System;
设计模式 -- Observer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abstract class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Fiel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rivate ArrayList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Metho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void Attach( Observer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bservers.Add(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void Detach( Observer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bservers.Remove(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void Notify()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foreachObserver in observers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Upd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oncrete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class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Fiel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subjectSt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Propertie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string SubjectSt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get设计模式 -- Observerreturn subjectState;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set设计模式 -- ObserversubjectState = value;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abstract class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Metho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abstract public void Upd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oncrete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class ConcreteObserver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Fiel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nam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rivate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onstructor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ConcreteObserver(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tring name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this.subject =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this.name = nam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Method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observerState 
= subject.SubjectStat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Console.WriteLine( 
"Observer {0}'s new state is {1}",
设计模式 -- Observer      name, observerState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Propertie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get 设计模式 -- Observerreturn subject;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set 设计模式 -- Observersubject = value;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 <summary>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lient tes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summary>

设计模式 -- Observerpublic class Client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设计模式 -- Observer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onfigure Observer structure
设计模式 -- Observer
    Concrete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Attach( 
new ConcreteObserver( s, "1"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Attach( 
new ConcreteObserver( s, "2"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Attach( 
new ConcreteObserver( s, "3"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Change subject and notify observers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SubjectState = "ABC";
设计模式 -- Observer    s.Notify();
设计模式 -- Observer  }

设计模式 -- Observer}


 



参考文献:
阎宏,《Java与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James W. Cooper,《C#设计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Alan Shalloway  James R. Trott,《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中国电力出版社
[美]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Don Box, Chris Sells,《.NET本质论 第1卷:公共语言运行库》,中国电力出版社

 

 

本文来源于: http://www.cnblogs.com/zhenyulu/articles/73723.html

 

推荐文章:http://www.cnblogs.com/justinw/archive/2007/05/02/734522.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zh206/p/169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