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调优】:RDD持久化策略

  

【场景】

  Spark对RDD执行一系列算子操作时,都会重新从头到尾计算一遍。如果中间结果RDD后续需要被被调用多次,可以显式调用 cache()和 persist(),以告知 Spark,临时保存之前的计算结果,这样后续多个RDD使用时,就不用重新计算该临时结果了,从而节约计算资源。

  要注意cache和persist是惰性的,需要action算子来触发。 

 【Spark的持久化级别】

【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持久化策略】

  1. 默认情况下,性能最高的当然是MEMORY_ONLY,但前提是内存必须足够足够大,可以绰绰有余地存放下整个RDD的所有数据。因为不进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操作,就避免了这部分的性能开销;对这个RDD的后续算子操作,都是基于纯内存中的数据的操作,不需要从磁盘文件中读取数据,性能也很高;而且不需要复制一份数据副本,并远程传送到其他节点上。但是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恐怕能够直接用这种策略的场景还是有限的,如果RDD中数据比较多时(比如几十亿),直接用这种持久化级别,会导致JVM的OOM内存溢出异常。
  2. 如果使用MEMORY_ONLY级别时发生了内存溢出,那么建议尝试使用MEMORY_ONLY_SER级别。该级别会将RDD数据序列化后再保存在内存中,此时每个partition仅仅是一个字节数组而已,大大减少了对象数量,并降低了内存占用。这种级别比MEMORY_ONLY多出来的性能开销,主要就是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开销。但是后续算子可以基于纯内存进行操作,因此性能总体还是比较高的。此外,可能发生的问题同上,如果RDD中的数据量过多的话,还是可能会导致OOM内存溢出的异常。
  3. 如果纯内存的级别都无法使用,那么建议使用MEMORY_AND_DISK_SER策略,而不是MEMORY_AND_DISK策略。因为既然到了这一步,就说明RDD的数据量很大,内存无法完全放下。序列化后的数据比较少,可以节省内存和磁盘的空间开销。同时该策略会优先尽量尝试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内存缓存不下才会写入磁盘。
  4. 通常不建议使用DISK_ONLY和后缀为_2的级别:因为完全基于磁盘文件进行数据的读写,会导致性能急剧降低,有时还不如重新计算一次所有RDD。后缀为_2的级别,必须将所有数据都复制一份副本,并发送到其他节点上,数据复制以及网络传输会导致较大的性能开销,除非是要求作业的高可用性,否则不建议使用。

 持久化的数据在Spark UI的Storage中可以看到,当然,前提是在rdd.unpersist(true)之前

【checkpoint】

  1. checkpoint也是数据持久化,且持久化到磁盘,但与checkpoint与rdd.persist(StorageLevel.DISK_ONLY) 有区别:

  • rdd.persist(StorageLevel.DISK_ONLY) 

  可以将 RDD 的 partition 持久化到磁盘,但该 partition 由 blockManager 管理。一旦 driver program 执行结束,也就是 executor 所在进程 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 stop,blockManager 也会 stop,被 cache 到磁盘上的 RDD 也会被清空(整个 blockManager 使用的 local 文件夹被删除),无法被其他 dirver program 使用。

  • checkpoint

  将 RDD 持久化到 HDFS 或本地文件夹,如果不被手动 remove 掉,数据将会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可以被另外一个 driver program 使用,而 cached RDD 不能被其他 dirver program 使用。

        2.cache 机制是每计算出一个要 cache 的 partition 就直接将其 cache 到内存了。但 checkpoint 没有使用这种第一次计算得到就存储的方法,而是等到 job 结束后另外启动专门的 job 去完成 checkpoint 。 也就是说需要 checkpoint 的 RDD 会被计算两次。因此,生产上使用 rdd.checkpoint() 的时候,建议加上 rdd.cache(), 这样第二次运行的 job 就不用再去计算该 rdd 了,直接读取 cache 写磁盘。 

  代码实践:https://github.com/wwcom614/Spark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wcom123/p/1044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