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解析(2)

     
     和 XML 一样,JSON 也是基于纯文本的数据格式。由于 JSON 天生是为 JavaScript 准备的,因此,JSON 的数据格式非常简单,您可以用 JSON 传输一个简单的 String,Number,Boolean,也可以传输一个数组,或者一个复杂的 Object 对象。
 
     String,Number 和 Boolean 用 JSON 表示非常简单。例如,用 JSON 表示一个简单的 String " abc ",其格式为:"abc",除了字符 "/ 和一些控制符(f )需要编码外,其他 Unicode 字符可以直接输出。

     Boolean 类型表示为 true 或 false 。此外,JavaScript 中的 null 被表示为 null,注意,truefalse 和 null 都没有双引号,否则将被视为一个 String 。

     JSON 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组对象,使用 [] 包含所有元素,每个元素用逗号分隔,元素可以是任意的 Value,例如,以下数组包含了一个 String,Number,Boolean 和一null:["abc",12345,false,null]
 
     Object 对象在 JSON 中是用 {} 包含一系列无序的 Key-Value 键值对表示的,实际上此处的 Object 相当于 Java 中的 Map<String, Object>,而不是 Java 的 Class 。注意 Key 只能用 String 表示。例如,一个 Address 对象包含如下 Key-Value:
city:Beijing 
 street:Chaoyang Road 
 postcode:100025(整数)

用 JSON 表示如下:

{"city":"Beijing","street":" Chaoyang Road ","postcode":100025}

     其中 Value 也可以是另一个 Object 或者数组,因此,复杂的 Object 可以嵌套表示,例如,一个 Person 对象包含 name 和 address 对象,可以表示如下:

{"name":"Michael","address":
    {"city":"Beijing","street":" Chaoyang Road ","postcode":100025}}

     上面介绍了如何用 JSON 表示数据,接下来,我们还要解决如何在服务器端生成 JSON 格式的数据以便发送到客户端,以及客户端如何使用 JavaScript 处理 JSON 格式的数据。

     我们先讨论如何在 Web 页面中用 JavaScript 处理 JSON 数据。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 JavaScript 方法就能看到客户端如何将 JSON 数据表示给用户:

function handleJson() { 
  var j={"name":"Michael","address":
      {"city":"Beijing","street":" Chaoyang Road ","postcode":100025}
  }; 
  document.write(j.name); 
  document.write(j.address.city); 
 }

假定服务器返回的 JSON 数据是上文的:

{"name":"Michael","address":
    {"city":"Beijing","street":" Chaoyang Road ","postcode":100025}
}
 
     只需将其赋值给一个 JavaScript 变量,就可以立刻使用该变量并更新页面中的信息了,相比 XML 需要从 DOM 中读取各种节点而言,JSON 的使用非常容易。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发送一个 Ajax 请求,然后将服务器返回的 JSON 数据赋值给一个变量即可。有许多 Ajax 框架早已包含了处理 JSON 数据的能力,例如 Prototype(一个流行的 JavaScript 库:http://prototypejs.org)提供了 evalJSON() 方法,能直接将服务器返回的 JSON 文本变成一个 JavaScript 变量:
 
new Ajax.Request("http://url", { 
  method: "get", 
  onSuccess: function(transport) { 
    var json = transport.responseText.evalJSON(); 
    // TODO: document.write(json.xxx);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yuxiang/p/516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