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_17_内部类丶常用的引用类型用法总结

常用的引用类型用法总结

实际的开发中,引用类型的使用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可以在理解基本类型的使用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去掌握引用类型的使用方式。基本类型可以作为成员变量、作为方法的参数、作为方法的返回值,那么当然引用类型也是可以的。

类名作为形参和返回值

  • 类名作为方法的形参: 方法的形参是类名,其实需要的是该类的对象.实际传递的是该对象的【地址值】
  • 类名作为方法的返回值:方法的返回值是类名,其实返回的是该类的对象。 实际传递的,也是该对象的【地址值】

抽象类作为形参和返回值

  • 方法的形参是抽象类名:其实需要的是该抽象类的子类对象
  • 方法的返回值是抽象类名:其实返回的是该抽象类的子类对象

接口名作为形参和返回值

  • 方法的形参是接口名:其实需要的是该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 方法的返回值是接口名:其实返回的是该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数组作为方法参数和返回值

  • 数组作为方法参数传递,传递的参数是数组内存的地址。
  • 数组作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的是数组的内存地址

总结:

方法的参数为基本类型时,传递的是数据值. 方法的参数为引用类型时,传递的是地址值.

什么是内部类

概述:

  • 当一个事物的内部,还有一个部分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进行描述,而这个内部的完整的结构又只为外部事物提供服务,那么整个内部的完整结构最好使用内部类。
  • 在Java中,允许一个类的定义位于另一个类的内部,前者称为内部类,后者称为外部类。
  • Inner class一般用在定义它的类或语句块之内,在外部引用它时必须给出完整的名称。
  • Inner class的名字不能与包含它的外部类类名相同;

分类:

  • 成员内部类(static成员内部类和非static成员内部类)定义在类中方法外的类。
  • 局部内部类(不谈修饰符)、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作为类的成员的角色:

  • 和外部类不同,Inner class还可以声明为private或protected;
  • 可以调用外部类的结构
  • Inner class 可以声明为static的,但此时就不能再使用外层类的非static的成员变量;

成员内部类作为类的角色:

  • 可以在内部定义属性、方法、构造器等结构
  • 可以声明为abstract类 ,因此可以被其它的内部类继承
  • 可以声明为final的
  • 编译以后生成OuterClass$InnerClass.class字节码文件(也适用于局部内部类)

注意

  • 非static的成员内部类中的成员不能声明为static的,只有在外部类或static的成员 内部类中才可声明static成员。
  • 外部类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需要“内部类.成员”或“内部类对象.成员”的方式
  • 成员内部类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括私有的数据
  • 当想要在外部类的静态成员部分使用内部类时,可以考虑内部类声明为静态的

如何声明成员内部类 ,格式如下:

访问特点

  •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必须要建立内部类的对象。

创建内部类对象格式:

代码举例:

package VariableConst;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s = 111;
 
    public class Inner {//成员内部类
        private int s = 222;
 
        public void mb(int s) {
            // 访问局部变量s
            System.out.println(s);
            // 访问内部类对象的属性s
            System.out.println(this.s);
            // 访问外部类对象属性s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s);
        }
 
 
    }
 
    public boolean outerMethod() {
        return tr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外部类对象
        Outer a = new Outer();
        // 创建内部类对象
        Outer.Inner b = a.new Inner();
        // 调用内部类方法
        b.mb(333);
        // 调用外部类方法
        a.outerMethod();
    }
}

局部内部类

格式:

如何使用局部内部类

  • 只能在声明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使用,而且是先声明后使用。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 都不能使用该类
  • 但是它的对象可以通过外部方法的返回值返回使用,返回值类型只能是局部内部类 的父类或父接口类型

局部内部类的特点

  • 内部类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类,在编译之后内部类会被编译成独立的.class文件,但是前面冠以外部类的类名和$符号,以及数字编号。
  • 只能在声明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使用,而且是先声明后使用。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 都不能使用该类。
  • 局部内部类可以使用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的。
  • 局部内部类可以使用外部方法的局部变量,但是必须是final的。由局部内部类和局部变量的声明周期不同所致。
  • 局部内部类和局部变量地位类似,不能使用public,protected,缺省,private
  • 局部内部类不能使用static修饰,因此也不能包含静态成员

小节一下类的权限修饰符:

访问权限由大到小,依次是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定义一个类的时候,权限修饰符规则:

  • 外部类:public / (default)
  • 成员内部类: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 局部内部类:什么都不能写

代码举例: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Outer() {
        final String name = "张三";
        class Inner { // 局部内部类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System.out.println(num); // 10
                //局部内部类,如果希望访问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那么这个局部变量必须是【有效final的】。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如果一个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内部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局部内部类。
       “局部”:只有当前所属的方法才能使用它,出了这个方法外面就不能用了。
         */
        Inner inner = new Inner();
        inner.methodInner();
    }
 
}

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不能定义任何静态成员、方法和类,只能创建匿名内部类的一 个实例。一个匿名内部类一定是在new的后面,用其隐含实现一个接口或 实现一个类。

格式:

 

匿名内部类的特点

  • 匿名内部类必须继承父类或实现接口
  • 匿名内部类只能有一个对象
  • 匿名内部类对象只能使用多态形式引用

对格式“new 接口名称() {...}”进行解析:

  • new代表创建对象的动作
  • 接口名称就是匿名内部类需要实现哪个接口
  • {...}这才是匿名内部类的内容

代码举例:

定义接口

package demo05;
 
public interface FlyAble {
 
    void method1(); // 抽象方法
 
}

通常在方法的形式参数是接口或者抽象类时,也可以将匿名内部类作为参数传递。

/*
    匿名内部类:

        1、什么是内部类?
            内部类:在类的内部又定义了一个新的类。被称为内部类。

        2、内部类的分类:
            静态内部类:类似于静态变量
            实例内部类:类似于实例变量
            局部内部类:类似于局部变量

        3、使用内部类编写的代码,可读性很差。能不用尽量不用。

        4、匿名内部类是局部内部类的一种。
            因为这个类没有名字而得名,叫做匿名内部类。
        
        5、学习匿名内部类主要是让大家以后在阅读别人代码的时候,能够理解。
        并不代表以后都要这样写。因为匿名内部类有两个缺点:
            缺点1:太复杂,太乱,可读性差。
            缺点2:类没有名字,以后想重复使用,不能用。

*/

public class Demo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等号右边:定义并创建该接口的子类对象
        2.等号左边:是多态,接口类型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
        // 将f传递给showFly方法中
        showFly(new FlyAble() {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飞了~~~");
            }
        });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Fly(FlyAble f) {
        f.fly();
    }
}

外还要注意几点问题:

  • 匿名内部类,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只能使用唯一一次。如果希望多次创建对象,而且类的内容一样的话,那么就需要使用单独定义的实现类了。
  • 匿名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只能调用唯一一次。如果希望同一个对象,调用多次方法,那么必须给对象起个名字。
  • 匿名内部类是省略了【实现类/子类名称】,但是匿名对象是省略了【对象名称】强调:匿名内部类和匿名对象不是一回事!!
  • 发现某个方法需要,接口或抽象类的子类对象,我们就可以传递一个匿名内部类过去,来简化传统的代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rengen/p/1327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