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博客作业(学习历程和感想)

详细要求参考:

第一周作业

1.介绍自己,建博客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软件专业的学生,也是一名实实在在的机佬,谈到他,好多人可能感觉很枯燥,无聊,但是我感觉我的爱好挺广泛的,搞技术我们是认真的,但生活我们也是多彩的。过去的几年,我也学了很多东西,在此,我希望经常在博客上分享一些学习心得,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

 

π。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hen8866/

 

2.现状,经验和计划

1)

心路历程

  16年的夏天,软件专业也是我首选的专业,当时对这个专业认识不是那么深,只是单纯的感觉这个专业出来的工资比较高,便毅然决然选择了这个。当真正接触的时候才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经历过很痛苦的一段时间,感觉什么都学不会,这个时间持续挺长的,差不多到大一下学期,我才算是真正有了改变,因为我的兴趣点来了。我对自己做出来的小项目可以运行感到莫名的兴奋,我更加的迫切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我会感觉有很大的动力。我可能不是特殊的个例,但是未在徘徊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专业技能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专业技能,了解当前的学习程度,并对未来的学习计划。

 

2)

(1)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http://www.scalerstalk.com/816-attention

 (2)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1)你为什么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问的是一阵见血。作为一个学生,你如果不学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既然我们来到学校,我们就应该尊重自己,不要浪费年华,虚度光阴。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充实我们自己的知识,为未来自己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当我们来到课堂,就应该认真听讲,这不仅是尊重老师的体现,更是学习的非常好的过程,因为老师的经验要比我们多得多,珍惜吧,少年,加油!

(2)大学的老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课堂上,他认真讲课,为我们补充知识,他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课下,他又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话分南北,激情无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总之,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在学习中有进步,掌握专业技能才是王道。

3)

我现在已经完成了几个简单的项目,有了一定的项目经验,但是感觉知识储备不是很多,后期有点匮乏。因此,目前,我还想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知识上,更加的完善自己,充盈自己,只有雄厚的知识储备,才不会后继无力。所以,给自己充电时非常重要的。

4)

通过学习这么课,希望可以换个思维方式,《构建之法》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测试,方法,规范,提高自己的编程思想,编程方法。平时拿出几个小时来学习这么课应该是可以的。自己也做过一些项目,代码量没有上万也几千行了,主要是java。

5)

我感觉这篇文章挺好的   http://coolshell.cn/articles/4561.html

我通过阅读,感觉其中有一段非常发人深省,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兴趣,有热情,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行。你需要很清楚地认识到,你还需要有能力(我在《再谈“我是怎么招聘程序员”》一文中说了程序员的四个事,操作技能,知识,经验,和能力,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对“能力”的定义)。你需要反思和重审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是经常需要问人,还是可以自己专研?你的思路怎么样,是否能被有经验的人认可,还是能够影响别人?

兴趣和热情只能让你很执着,但并不一定能让你走好这条路,只有你的能力和你的强项才能让你走好这条路。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其中的差别。

所以,你一定要对自己做出一个判断,要学会反思,如果你是有能力的适合走技术路线的人,那以我非常建议你走技术路线。”

没错,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你有能力,才会被人所认可,才可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3. 提有质量的问题

1.书上第六章,我感觉敏捷开发见仁见智,他肯定有他存在的必要性,但他的局限性也是很大的,在开发原则中,如果只是不间断地发布软件,会让消费者厌烦的。

2.书上第八章,我们都知道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始,一个正确的需求分析才会开发出用户满意的产品,书上也给出了很多方法,当我们研究调查结果时,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吗?

3.书上第九章。谈到项目经理,这几乎是程序员都想成为的,书上也提到,项目经理要有一定的领导团队的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成为吗?项目经理的前提是他应该是程序员吗?

4.书上第十三章,谈到了软件测试,也详细的说明了方法,有“黑箱”“白箱”,我现在写代码,基本上很少写测试,可能是我现在做的项目比较小吧,但是在大型项目开发中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来测试吗?

5.书上第十六章,提到“IT创新”,创新不是简单的天马行空,他要有理论支持,为了不使得创新泛滥,杜绝人们投机取巧,如何培养人们这方面的创新意识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浮沉繁华,慕然回首,不过过眼云烟。 我只在红尘中争渡,即便是一朵浪花,亦奋勇向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hen8866/p/969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