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1 数据库的发展和特点

1.1.1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数据处理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这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是最原始的数据管理方式,由于数据的不共享性,而被文件系统所代替。

文件系统虽然数据具有共享性,但共享性差、独立性差、冗余度高而被数据库系统所代替。

由于数据库系统具有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数据的独立性好的优点使它成为当今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IBM公司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以后又相继出现了DBASE、FoxBASE、FoxPro、 VFP等数据库系统。

1.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在文件系统中, 各个文件不存在相互联系。从单个文件来看,数据- -般是有结构的;但从整个系统来说,数据又是没有结果的。数据库系统则不同,在同一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也存在联系,即在整体上服从一定的结构形式。

2、数据的共享

共享是数据库系统的目的,也是其重要特点。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可为同一企业或机构之内的各个部门共享,也可为不同单位、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用户共享。而在文件系统同,数据一般是由特定的用户专用的。

3、数据的独立性

在文件应用系统中,数据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一方的改变总是要影响另一方的改变。数据库系统则力求减少这种相互依赖,实现数据的独立性。虽然目前还未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较之文件系统已大有改善。

4、冗余度低

数据专用时,每个用户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这就是冗余。实现共享后,不必要的重复将全部消除,恒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有时也保留少量重复数据,其冗余度可由设计人员控制。

 1.2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1.2.1 数据库系统

数据(Data)是指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物理介质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物理符号。它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将数据转为对用户来讲有用信息的过程。

数据库(Database)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结构化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且又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ataBase ManagementSystem)是指可以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软件。它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e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Language)、管理与控制程序。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DataBase ApplicationSystem)是指用数据库系统资源,面向某一实际应用而开发的具体应用程序软件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

数据库系统(DBS即DataBase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它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组成。

1.2.2 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在现实世界中,将研究对象的抽象化、形式化的描述过程称为模型。把表示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及结构成为数据模型。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下面就数据模型相关的基本概念作以介绍。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

一对一关系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相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如旅客与车票之间的联系。

 一对多关系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如班级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多对多关系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A中的M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2. 数据模型

  •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关系模型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构造的数据模型,它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集中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表格与表格之间通过相同的栏目建立联系。

 关系模型的表示形式:

 3. 关系的完整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lyperfect/p/1250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