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区别

1.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通常收集所有和测试有关的所有性能,通常被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下进行使用。关注点:how much和how fast
2.负载测试(Load Test):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
关注点:how much
3.压力测试(Stress Test): 压力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目的是找到系统在哪里失效以及如何失效的地方。包括:
Spike testing(尖峰冲击测试):短时间的极端负载测试
Extreme testing(极端测试):在过量用户下的负载测试
Hammer testing(锤击测试):连续执行所有能做的操作

E.g.举个跑步的例子进行解释。
1.性能测试,表示在一个给定的基准下,能执行的最好情况。例如,在没有负重的情况下,你跑100米需要花多少时间(这边,没有负重是基准)?
2.负载测试,也是性能测试,但是他是在不同的负载下的。对于刚才那个例子,如果扩展为:在50公斤、100公斤……等情况下,你跑100米需要花多少时间?
3.压力测试,是在压力情况下的性能测试。对于刚才那个例子,如果改为:在一阵强风的情况下,你在负重或没有负重的情况下,跑100米需要花多少时间?

性能测试是动力,负载测试载重,压力测试强度.

----------------------------------------------------------------------------------------------------------  性能测试就是用来测试软件在系统中的运行性能的。 性能测试可以发生在各个测试阶段中,即使是在单元层,一个单独模块的性能也可以使用白盒测试来进行评估,然而,只有当整个系统的所有成分都集成到一起之后,才能检查一个系统的真正性能。 

     性能测试经常和压力测试一起进行,而且常常需要硬件和软件测试设备,这就是说,常常有必要的在一种苛刻的环境中衡量资源的使用(比如,处理器周期)。外部的测试设备可以监测测试执行,当出现情况(如中断)时记录下来。通过对系统的检测,测试者可以发现导致效率降低和系统故障的原因。 
     压力测试: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的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例如测试一个 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性能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强迫测试时常用的术语。 性能测试关注的是系统的整体。它和通常所说的强度、压力/负载测试有密切关系。所以压力和强度测试应该于性能测试一同进行。      举例说明:针对一个网站进行测试,模拟10到50个用户就是在进行常规性能测试,用户增加到1000乃至上万就变成了压力/负载测试。如果同时对系统进行大量的数据查询操作,就包含了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正常使用的时间内系统完成一个任务需要的时间,多人同时使用的时候响应时间,在可以接受范围内.J2EE技术实现的系统在性能方面更是需要照顾的,一般原则是3秒以下接受,3-5秒可以接受,5秒以上就影响易用性了.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性能问题,修复起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常常意味着程序的算法不好,结构不好,或者设计有问题。因此在产品开发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到软件的性能问题 
    压力测试 (Stress) 多用户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建议将压力和性能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如果有负载平衡的话还要在服务器端打开监测工具,查看服务器CPU使用率,内存占用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模拟大量数据输入,对硬盘的影响等等信息.同时,还要进行性能优化(软硬件都可以). 
    压力测试和性能的测试的区别是在于他们不同的测试目的 
    压力测试是为了发现系统能支持的最大负载,他的前提是要求系统性能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经常规定的页面3秒钟内响应;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性能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测试系统可以支持的最大负载。 
    性能测试是为了检查系统的反应、运行速度等性能指标,他的前提是要求在一定负载下,如检查一个网站在100人同时在线的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每个用户是否都还可以正常的完成操作等。概括就是:在不同负载下(负载一定)时,通过一些系统参数(如反应时间等)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比如我们说某个网站的性能差,严格上应该说‘在N人同时在线情况下,这个站点性能很差) 
    总之,就像一个方程式:综合性能=压力数*性能指数,     

    综合性能是固定的: 
    压力测试是为了得到性能指数最小时候(可以接受的最小指数)最大的压力数     

  性能测试是为了得到压力数确定下的性能指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joyxt/p/482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