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Bean生命周期理解

  首先,在经历过很多次的面试之后,一直不能很好的叙述关于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今日对于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进行一个总结。

一、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

  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张图能大致看懂spring的生命周期,详解:

  1. instantiate bean对象实例化
  2. populate properties 封装属性
  3. 如果Bean实现BeanNameAware执行setBeanName
  4. 如果Bean实现BeanFactoryAwarApplicationContextAwar设置工厂setBeanFactory或上下文对象setApplicationContext
  5. 如果存在类实现BeanPostProcessor(后处理Bean),执行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6. 如果Bean实现InitializingBean执行afterPropertiesSet
  7. 调用自定义的init-method方法
  8. 如果存在类实现BeanPostProcessor(处理Bean),执行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9. 执行业务处理
  10. 如果Bean实现DisposableBean执行destroy
  11. 调用自定义的destroy-method

  第一步就是对实例化bean,调用构造函数来创建实例,第二步是根据配置,进行相应属性的设置,依赖注入就是在这一步完成的。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让spring去了解咱们的spring容器,第五步和第八步可以针对指定的Bean进行功能增强,这时一般是采用的动态代理,(两种动态代理方式: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第六步和第十步是通过实现指定的接口来完成init(初始化)和destory(销毁)操作。但是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用这两步,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第七步和第十一步,在配置文件中设置相应的初始化和销毁方法。

  比如:

  总结:

    对于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法:

      1.增强bean的功能可以使用后处理Bean,BeanPostProcessor

      2.如果需要初始化或销毁操作,我们可以使用init-method方法和destory-method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一点:destory-method方法是只针对于scope=singleton的时候才有效果!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gl-gdyuan/p/991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