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使用

1. 任务需求

Postman压测--------测试接口的稳定性

1.1.为什么要用postman进行测试

       现如今,绝大多数项目,都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先是各自开发自己的部分,最后进行联调。在开发中,希望提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所以,对于后端【服务端】开发,需要学会模拟客户端调用,进而调试自己的代码。  

       Postman就是模拟客户端调用的常用工具。

1.2.postman如何进行压力测试?

当你需要验证你的接口的抗压能力的时候,可以点击Runner,进行压力测试。

2.接口压力测试相关概念

2.1.什么是压力测试?

对项目中的一个HTTP接口进行压力测试,以保证接口性能稳定性

预估的性能指标要达到200并发,500TPS。
在压力测试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TPS、GC次数、CPU占用率和接口响应时间等指标。

2.1.1.压测指标有哪些?

》并发数

       如:200并发,同时支持200个线程并发请求

》吞吐量TPS【】

》响应时间【请求到,返回结果所用时间】

压力测试就是用来确保服务的稳定,给出服务稳定极限条件。稳定指的是服务负载,cpu利用率,接口的响应时长,网络的延迟,结果准确性等等都在你的标准之内。而这些指标又相互影响。

每秒处理事务(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系统处理事务(通过、失败以及停止)的数量。通过它可以确定系统在任何给定时刻的时间事务负载。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每一事务执行所用的平均时间,通过它可以分析测试场景运行期间应用系统的性能走向。

最大响应时间(Max Response Time) 指用户发出请求或者指令到系统做出反应(响应)的最大时间。

最少响应时间(Mininum ResponseTime) 指用户发出请求或者指令到系统做出反应(响应)的最少时间。

• 90%响应时间(90% Response Time) 是指所有用户的响应时间进行排序,第90%的响应时间。

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重要设备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 CPU利用率(CPU Usage) CPU利用率分为用户态,系统态和空闲态,分别表示CPU处于用户态执行的时间,系统内核执行的时间,和空闲系统进程执行的时间。平时所说的CPU利用率是指:CPU执行非系统空闲进程的时间/CPU总的执行时间。

内存(Memory) 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内存使用率(Memory usage) 内存占用率指的是此进程所开销的内存。

磁盘IO(Disk input/ output) 磁盘的读写包速率。

网卡负载(Network Load) 网卡的进出带宽,包量。

其他指标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压力强度(pressure intensity) 指压力测试中对硬件的性能目标,比如系统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吞吐率,网络吞吐量等所施加的条件。

并发(Concurrent) 在操作系统中,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机上运行,但任一个时刻点上只有一个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

并发用户数(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 ) 在同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了交互的在线用户数量。

最大并发数(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 指同时登录站点的最大人数或者服务器同时接收下载的最大数量。

负载测试

核实在保持配置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对象在不同操作条件(如不同用户数、事务数等)下性能行为的可接受性。

请求访问数量(VU 或RequestThread) 指发送请求压力的数量

HTTP错误率(HTTP error rate) 在选定时间段内,HTTP错误数量与请求数量的比率。

吞吐率(Throughput) 是场景运行过程中服务器每秒的吞吐量。其度量单位是字节,表示每个请求连接在任何给定的每一秒从服务器获得的数据量。

系统性能监控

事务(Transactions) 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postman进行接口压力测试

3.1.postman设置环境变量/全局变量

 

1.切换环境变量窗口

 

2.查看环境变量

 

3.设置环境变量

 

3.2.为什么要设置环境变量?

原因1:为了方便切换不同环境。

原因2:为了变量传值。

如果接口1-----

http://11.162.163.130:8341/api/v2/spark/instance/instance-52886319/result?userId=admin&accessId=cyj&accessKey=ak2&tenantId=antTenantId&db=default_dev

会产生一个json串,如下所示:

{

    "errorMsg": "",

    "instanceId": "instance-52886563",

    "trackUrl": ""

}

现在,下一个接口需要获取instanceId的值,传入接口中,获取值

为了自动化测试,把变量值放到变量中,进行传值。如下所示:

{{url}}/{{instanceId}}/state?userId=admin&accessId=cyj&accessKey=ak2&tenantId=antTenantId&db=default_dev

3.3.接口测试使用全局变量

3.3.1.原始接口

 

通过Tests测试脚本,获取接口返回值存入环境变量中。

Tests脚本如下:

pm.test("Status code is 200", function () {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pm.environment.set("instanceId",jsonData.instanceId);

});

Json数据格式如下:

{

    "errorMsg": "",

    "instanceId": "instance-52886566",

    "trackUrl": ""

}

3.3.2.依赖接口

后一接口,需要调用上一接口的返回值作为参数。

 

同时需要在http请求页,切换环境变量。

4.jmeter进行压测

4.1.测试目标

》接口响应时间

》接口响应结果正确性

4.2.jmeter测试案例

4.2.1.环境准备

注意:jmeter依赖jdk【个人使用jdk8】

》下载jmeter【apache工具】

官网:https://jmeter.apache.org/

》安装jmeter

下载zip文件,解压到安装目录,直接找到jmeter.bat文件【即可启动jmeter】

4.2.2.jemter测试post请求【url+json传参,返回json】

测试接口:

http://11.162.163.130:8341/api/v2/spark/instance?userId=admin&accessId=cyj&accessKey=ak2&tenantId=antTenantId&db=default_dev

body传参:

{

    "appName": "dsg-sampling",

    "type": "batchsql",

    "commandText": "use datago_dev;select * from two_partitioned_by_time;",

    "priority": 2,

    "params": {}

}

4.2.2.1.创建测试计划

当打开jmeter时,默认会根据template创建一个Test Plan.

先对测试计划进行保存--------选择一个目录-----文件名:demo_sdk.jmx

1.创建线程组

三个重要的参数:

Number Of Threads:线程数【并发用户】,模拟用户

Ramp-up Period:运行周期,如:1秒钟

Loop Count:请求次数

线程数是500,就是相当于有500个用户,运行线程的总时间是1秒。也就是说在这1秒中之内100个用户同时访问,每个用户循环一次,也就是访问一次。

2.线程组创建默认Http

 

设置ip,端口号,编码:

 

3.创建请求头header

因为需要传参json,设置: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

 

 

然后,点击save,进行保存。

4.设置http

 

 

注意:

       当url中带有参数时,直接放到path中。

       Json数据:放在bodyData中

5.创建结果报告【可以在线程组和http下创建】

一般在http上add.

目的是:展示接口响应结果,是否正确?

 

添加结果如下:

 

6.线程组下添加聚合报告【查看压测相关指标】

如:响应时间,错误率,吞吐量。。。

 

说明:一般在线程组下进行添加,只有点击运行,就会让所有http都运行result report.

 

通过表格,展示压测指标:

Average:平均响应时间

Min:最小响应时间

Max:最大响应时间

这个表格数据:汇总所有的http接口----同时,还可以导出表格数据【】

4.3.测试get请求

 

 ​

4.4.jmeter+bean shell断言验证

4.4.1.为什么要用bean shell断言

       使用jmeter测试http接口,需要自动化验证接口返回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

原来通过View Result Tree只能手动查看一个个接口,如下所示:

 

现在,我希望并发执行多个请求时,通过代码【断言】统一输出运行结果:

》有多少运行成功

       》response code为200,但返回数据不符合预期

       》response code 为200,返回数据也符合预期。

》有多少运行失败

       》直接响应码不是200,明显报错。

这个目的,可能bean shell断言插件【工具】来达到目的。

4.4.2.bean shell使用

       Bean shell主要用来验证json数据是否符合预期。需要引入jmeter依赖json的jar包。

预期json:

{

    "errorMsg": "",

    "instanceId": "instance-52891107",

    "trackUrl": ""

}

4.4.2.1.引入json依赖包

【下载json依赖包】

由于要解析json,那么就需要用到json相关的jar依赖包,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xiaoxiao_renhe/10246640  

如下所示:

 

4.4.2.2.【准备工作就绪,开工】

1.首先运行Jmeter(可以直接运行apache-jmeter-3.0in下的jmeter.bat或在CMD直接输入jmeter然后回车)

2. 创建jmeter测试计划

3.导入json依赖包

1.在"...apache-jmeter-3.0in"目录下新建dependencies文件夹,并将刚才下载下来的json依赖包(json-20140107.jar)复制进去,如下所示:

 

2.打开"...apache-jmeter-3.0in"目录下的jmeter.properties配置文件,搜索"plugin_dependency_paths=",删除该行的注释并设置为plugin_dependency_paths=../dependencies,最后保存;至此配置成功,在JMeter的BeanShell PostProcessor里就可以正常引用jar依赖包了。

 

3.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正常引用外部jar包,那么为了以防万一,强烈建议在测试计划中通过浏览将需要导入的jar包引入,如下所示:

 

4.4.2.3.http请求下添加bean shell断言

 

然后,编写脚本:

 

4.4.2.3.1.编写测试脚本

import org.json.*;

 

//获取请求的返回code码

String responseCode = prev.getResponseCode().toString();

if(!"200".equals(responseCode)){

    Failure = tru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失败,响应code为:"+responseCode;

    return;

}

 

String response = prev.getResponseDataAsString().toString();

JSONObject responseJson = new JSONObject(response);

 

//解析json对象

String message = responseJson.getString("errorMsg").toString();

 

 

if("null".equals(message) || "".equals(message)){

    Failure = fals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成功,测试通过";

    String instanceId = responseJson.getString("instanceId");

    log.info("instanceId的值:" + instanceId);

    return;

}else{

    Failure = tru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失败";

    log.info("message的值:" + message);

    return;

}

》判断response code是否200

       》如果不是,直接断言失败,返回code

       》如果是,获取json数据,解析json,验证是否符合预期

String response = prev.getResponseDataAsString().toString();  //获取上一个请求返回数据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response);

Prev:是jmeter内置对象

       预期json:

{

    "errorMsg": "",

    "instanceId": "instance-52891107",

    "trackUrl": ""

}

通过key:value形式获取value值,如:获取errorMsg,使用

String message = responseJson.getString("errorMsg").toString();

说明:

       当符合预期时,设置

Failure = false;           //表示断言成功,通过测试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成功,测试通过";        //设置成功输出信息【只有当Failure设置为true时,才会打印出,实际意义不大】

       当断言报错时,jmeter会当作接口请求失败,veiw result tree中展示报错,如下所示:

 

4.4.2.4.添加断言结果报告

 

输出结果如下:

 

4.4.3.测试第二个接口

4.4.3.1.期望json数据

正确结果:

报错:实例不存在

{

    "createTime": "",

    "endTime": "",

    "errorMsg": "NoSuchObjectException: 52886314",

    "exitCode": -1,

    "startTime": "",

    "state": "",

    "trackUrl": ""

}

2.state结果不为Success

{

    "createTime": "1577949384000",

    "endTime": "1577949462971",

    "errorMsg": "",

    "exitCode": 211,

    "startTime": "1577949404306",

    "state": "FAILED",

    "trackUrl": "http://yarn-master-1:8088/proxy/application_1576845881305_2841/"

}

{

    "createTime": "1578387559000",

    "endTime": "",

    "errorMsg": "",

    "exitCode": -1,

    "startTime": "",

    "state": "PENDING",

    "trackUrl": "http://yarn-master-1:8088/proxy/application_1576845881305_37367/"

}

4.4.3.2.shell 脚本

import org.json.*;

 

//获取请求的返回code码

String responseCode = prev.getResponseCode().toString();

if(!"200".equals(responseCode)){

    Failure = tru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失败,响应code为:"+responseCode;

    return;

}

 

String response = prev.getResponseDataAsString().toString();

JSONObject responseJson = new JSONObject(response);

 

//解析json对象

String message = responseJson.getString("errorMsg").toString();

String state = responseJson.getString("state").toString();

 

 

if(("null".equals(message) || "".equals(message)) &&”SUCCESS”.equals(state) ){

    Failure = fals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成功,测试通过";

    String instanceId = responseJson.getString("instanceId");

    log.info("instanceId的值:" + instanceId);

    return;

}else{

    Failure = true;

    FailureMessage = "创建实例接口,响应失败,状态为:"+ state;

    log.info("message的值:" + message);

    retur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fdespace/p/1267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