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人员应该怎么写测试总结?

  测试人员在完成一项测试项目以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去编写测试总结报告,这样有利于寻找自己的不足,同时在下一次测试的过程中能更快的找到自己对测试的认识,在测试完成-测试总结-测试继续-测试完成-测试总结,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成长和完善自己的不足。也就是我们简单的说 执行-总结-反思-执行-总结-反思......无限循环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不停的往前推进,不然只是流水线似的的工作,每到年底总结感觉自己又过去了一年,撒变化都没有,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进步,但是却在一步一步的忧虑中,又长了一岁...离35岁又进了一步。

一、测试报告与测试总结的区别?

一直纠结到底什么是测试报告和测试总结,一度把他们混为一谈了,总想去总结点撒,但是每次一去总结的时候,发现哪里不对。

测试报告: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及对最终测试结果的分析。测试报告仅仅是测试总结的一部分,是对测试过程的描述和测试结果信息的汇总,并根据过程数据做分析给出测试结论评估。

测试总结:测试总结的是问题,是风险,是经验,是如何改进,是分析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项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方案。也可以说用于分析并总结这些缺陷,将总结出来的经验用于指导下一次的测试用例设计。在每个版本测试完毕后,要进行测试总结,做一些比例的总结、缺陷严重级别及比例的总结,人员工作效率的总结,还有最重要的是风险的平复,对下一测试版本的建议等。

我所理解的测试报告是对外的,需要正式提交的一份文档,它是一份有规则、有结构的正式文档,需要涵盖我们的目的、背景、测试概要(测试环境和配置、测试方法和工作、测试概要分析表)、各模块的完整测试情况(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

请参考博文:https://www.cnblogs.com/wendyw/p/13375975.html

而所谓的测试总结是对内的,对我们内部在自己测试过程中的问题、难点进行整理以吸取教训和经验,在下一次测试开始前能更好的进行改进的一个反思的过程。它所涵盖的应该是一些分析数据,比如测试用例分析、缺陷分析、质量优势、质量问题总结。

二、测试总结思路

大纲:引言+测试概要+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测试结论及建议

  • 1.引言
  • 2.测试概要
  •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核心)
  • 4.测试结论及建议

   做任何测试总结,我们处于互联网行业,一定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达到目的,而不是通过人工去实现。我们目前通过使用工具EXCEL工具的宏功能和结合禅道测试-BUG、用例,进行定制编写相应的代码,进行定制化缺陷分析。

1.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结果工具:分析工具+数据来源【Excdel宏功能+禅道-测试-对应项目导出来的数据】。

2.测试用例结果分析展示数据:测试用例的开始测试时间、计划完成时间、计划进度、实际进度、通过率、测试状态、测试用例总数、测试用例的通过、失败、阻塞、未执行、延期、无效。

在测试用例分析的时候,涉及到的几个公式:

  • 通过率=通过/(通过+失败);
  • 测试状态:实际进度VS计划进度;
  • 实际进度=(通过+失败)/(通过+失败+阻塞+未执行)

3.BUG结果分析展示数据:总的用例BUG-统计与分析、BUG趋势、BUG-遗留-严重程度和优先级、BUG-遗留-开发-严重程度和优先级、BUG-遗留-类型分布、开发分布、激活天数、BUG-本周创建-严重程度、BUG-本周关闭、BUG-累计情况-严重程度-状态。

具体实例,根据某个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三、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总结了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本测试总结为XXX项目的测试总结,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总结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

1.3系统简介

设计说明书中必要的框架图和网络拓扑图。

1.4术语和缩写词

1.5参考资料

2测试概要

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

2.1测试用例设计

2.2测试环境和配置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汇总各种数据并进行度量,度量包括对测试过程的度量和能力评估、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和产品评估。

3.1测试用例分析

需求覆盖:

需求覆盖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过情况下要达到100%的目标。

  • 需求/功能(或编号):需求覆盖率=(Y项数量/需求总数)*100%
    • 已覆盖需求数量
    • 未覆盖需求数量
  • 测试类型
  • 是否通过:[Y][N][P][N/A],P表示部分通过,Y表示通过,N表示不通过,N/A表示不可测试或者用例不适用。

 测试覆盖:

  • 需求/功能(或编号):测试覆盖率=(执行数/用例总数)*100%
  • 用例个数
  • 执行总数
  • 未执行
  • 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3.2缺陷分析与统计

  1. 缺陷发现效率=缺陷总数(bug)/执行测试用时
  2. 用例质量=(缺陷总数bug/测试用例总数)*100%
  3. 缺陷密度=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析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哪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从而在今后开发中注意避免并在实施时予以关注,测试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隐藏的缺陷也越多。

3.2.1BUG趋势

BUG趋势图预期结果展示:

  • 各严重程度累计趋势图:
    • 各曲线应呈缓慢增长趋势。
    • 严重程度1的曲线应处于其他严重程度之下(少于其他严重程度)。
  • 累计总数趋势图:应呈缓慢增长趋势。
  • 累计遗留趋势图:前期应呈平缓趋势,后期应呈下降趋势且最后归于0
  • 当期新增趋势图:前期应呈平缓趋势,后期应呈下降趋势且最后归于0
  • 当期关闭趋势图:前期应呈平缓趋势,后期应呈下降趋势

BUG趋势图实际结果展示,若与预期不一致,解释原因,比如:

  • 大多数功能提测时间集中,未细分阶段进行提测
  • 某模块开发质量差
  • 开发未及时修复BUG
  • 需求变更未评审导致开发未按变更后需求实现

3.2.2BUG遗留

缺陷趋势分析是缺陷的纵向分析,在时间上对缺陷进行分析,有助于进度控制和测试过程的管理。

缺陷趋势分析是考察缺陷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将各种状态(活动的、修正的、关闭的)的缺陷计数作为时间的函数来显示,缺陷趋势分析报告可以是实时的(如每日缺陷数、每周缺陷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也可以是累计的(如新报告的缺陷累计数和关闭的缺陷累计数比较曲线)

缺陷趋势预期:

生命周期的初期,缺陷增长率高。在达到顶峰后,缺陷会随时间以较低的速率下降。可以根据这一趋势付复审项目时间表来检查进展情况。

 

激活状态BUG - 严重程度与优先级:

  • 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1的遗留数量:应为0
  • 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2的遗留数量:应为0
  • 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3和4遗留数量:应为0

遗留数量 > 0原因:

延期修复BUG - 严重程度与优先级:

  • 延期的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1的遗留数量:应为0
  • 延期的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2的遗留数量:应为0
  • 延期的严重程度与优先级为3和4遗留数量:应该控制在阈值范围以内

1和2延期数量 > 0 原因:

3和4延期数量 > threshold原因:

 

3.2.3BUG累计情况 – 严重程度

模块VS严重程度(分析BUG数量TOP2的模块)

各程度占比(分析严重程度为1和2过多的原因)

3.2.4BUG累计情况 – 类型分布

BUG产生原因分析:分析数量TOP2的类型

3.2.5BUG累计情况 – 解决方案

BUG解决方案分析:分析无效BUG数量过多的原因(已解决、延期处理为有效BUG)

3.2.6BUG累计情况 – 激活次数

BUG激活次数:分析各位开发人员解决BUG的效率及质量

3.2.7BUG累计情况 – 由谁产生

BUG由谁产生:BUG制造者分布

3.2.8BUG累计情况 – 发现阶段

BUG发现阶段:应 组件测试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验收测试 > 试运行

分析验收测试、试运行BUG过多原因

3.2.9BUG累计情况 – 由谁发现

BUG由谁发现:分析测试效率、质量

3.2.10BUG累计情况 – 由谁发现

BUG由谁发现:分析测试效率、质量

4测试结论与建议

对过程、缺陷分析之后下结论。

4.1测试结论

  1. 测试执行是否充分
  2. 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 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 测试是否通过
  5. 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

4.2测试建议

  1. 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 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 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 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

4.3测试优化

优化: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总结分析,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进而改进项目实施中的缺陷,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分为3类:最终产品质量度量、过程中质量度量、维护质量度量。

(1)产品质量度量:缺陷密度、用户报告的问题和用户满意度等。

(2)过程中质量度量:测试进度偏差、案例执行率、测试案例有效性、测试案例覆盖率、基于轮次的缺陷发现率等。

(3)维护质量度量:逃逸缺陷密度、修复响应时间、逾期修复百分数和有效缺陷修复率等。

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本文只代表个人的不成熟想法,请指教!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ndyw/p/1427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