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这不是一篇鸡汤,只是一个回头的娃的故事罢了。

1.前言

2016年堪称一个人生转折点,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这篇文章就当作一年的总结吧,虽然又拖延了两月才写完,不过有了更多的反思,反而更能看清自己,这个借口还可以。非得来一句鸡汤,那就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2.缘起

在各种公司里员工都会有级别之分,比如开发,高级开发和资深开发这样的Title划分,总会有一个能力层次的标识。我刚进公司时Title自然是开发,因此也会想知道如何才算高级或者资深的开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只需要学技术,以后就技术岗走到底好了,兴趣爱好也是标榜着技术是自己唯一的追求,直到16年的3月份公司评级期,在看到评级的能力考核的四个方面时:

  • 通用能力;
  • 专业能力;
  • 实战经验;
  • 领导能力;

我发现好像错了,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除了技术跟工作能力,沟通协调等能力多么的苍白。其实并非我不知道这些综合能力重要,而是从没有正视过这些问题。当时正好处于迷茫期,看到了这些戳中痛点的问题时,才真正意识到究竟差了些什么。于是从那时到现在我有了这么些思考和行动。

3.架构知识体系

3.1全栈还是专家

记得刚进公司时测试姐姐教我用jenkins平台,她说了一点点我就说会了,当时我很自豪的说了一句这些在学校已经自学过了。是的,庆幸在学校除了小说和游戏,后两年还是报了培训班入了门,还自学了很多东西。

当进公司时我发现从语言,测试构建,甚至敏捷开发的一些东西。原来我都或多或少的看书和动手实践过。所以我的入职前没有实习,不到两周就开始正式开发。

提前学习各种东西带来的知识的广度让我在最开始工作时基本没有遇到需要从零开始学习的技术,工作异常的顺利。

因为体会到自学新东西的好处,15年11月我买了阿里的服务器,在工作之余开始折腾自己的网站。
从前端,后端到服务器什么都折腾,是的,这种感觉便是正在走向全栈。我的确体会到全栈带来的好处,只要不是遇到非常复杂的前端和服务器问题现在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同事毕竟不可能实时回答你的疑问,等他们的答复很可能1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自己解决也就几分钟的事,这带来了巨大的工作效率提升。

但是,物极必反,那时的我实际上已经开始陷入只追求知识的广度,什么都想学,有了一种什么都会点就好的认知。

毕竟职业是后端的,我还是会注重自己在后端方面的发展。为了了解自己跟3到5年的经验的开发的差距,我开始去查一些资料,主要是看别人的面试经历文章,后来也有机会跟着同事面试过一些人,这些面试往往开始注重知识的深度,不再是简单的语法框架,各种原理是常见的话题,在这里我感觉到了一个词“深度”,是的。此时我突然顿悟,没有一个专精的领域,就好比大树没有树干,原来我已经把知识的深度抛弃了。

现在我开始认可这么一句话,知识广度是深度的副产品,我在大学自学的jenkins等工具其实是那时深入java时顺带学的罢了。到这里,我想可以回答要架构一个怎样的知识体系了,套一下二八理论,80%的时间专注于深度,去深入原理,分布式,并发等专业领域,20%的时间去接触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从前端到后端,甚至现在的AI,VR也保持着关注。

所以,我开始去阅读原理性的东西,书或者源码。对于公司的一些有复杂度的项目我会去思考前辈们为什么这么设计,代码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架构怎么应对分布式和并发的场景。有输入自然有产出,我尝试写一些技术文章和总结,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上次一篇关于高并发的总结还尝试往InfoQ投稿,人生第一篇技术方面的深度总结被收录了,这应该是这一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当然也继续接触新的知识,关注了一些公众号和博客,业余时间捣鼓一些工作中没用到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这个网站上。买了VPN,开始用google查询资料,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是辣么大。

3.2多读书

工作了后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还是挺讽刺的事情。今年终于在书上有了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投入,当然也不再是纯粹的技术的专业书籍了,一些思考,沟通方面的书籍开始占据一定的比例,又重新开始了一个新的学期。

4.技术不再是唯一的追求

在看了公司评级要求后我真正想意识到的一件事情,技术能力应该是程序员的大部,但不应该成为全部。沟通表达,领导能力等等都是同等的重要。我把我的博客菜单栏《技术》改名成了《技能》,这一个字的差别意味着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能力的增长。

在大多数人眼中,程序员应该是木讷,呆板的,成天对着电脑。是的,这就是之前的我。
现在,终于醒悟了,既然技术不再是我唯一的追求,那么技能呢,由此扩散,除技能之外,开始关注自己工作以外的时间,不再只玩游戏。

写写博客,假期去旅个行,来点运动,周末做个黑暗料理什么的,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有意思的想法,抬头看看显示器外面的世界,原来世界那么的宽阔美好。

当然这些事情也有各自的技能,比如如何写作,如何做好吃的,怎么系统的运动,这都应该划到人的知识体系以内的。

5.规划健身计划

运动是有益的,但我更进了一步,正如同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样,我也把这个观点抽象到运动上来,即给自己规划科学系统的运动计划。

我的选择不是纯粹的跑步,也不是散步做操,而是使用哑铃之类的器械锻炼。往肌肉训练方向发展。原因来自于两点。
一是职业原因需要长期坐着,腰椎方面的问题开始显现,需要锻炼腰部。
二是人不仅偏瘦,长期坐着还坐出了肚腩,毕业一年多胖了十斤,全长肚子上了,简直无法直视,需要减腹和增肌。

因此特意去查了很多资料,也听过讲座,慢慢的制订出了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比起漫无目的的跑步,这种系统的健身计划效率和看到的回报无疑更好,看看今年能长成什么样把。

6.金钱观

这一年最关键的思考应该是关于消费的观念吧,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再省吃俭用,我想明白了用钱来提升效率和获得成长。

来个例子。
以一个游戏炉石传说来说吧,游戏的道具是卡牌,有一套完整的卡牌很重要,能提升你的胜率,让你更快的获得满足感,如果卡牌很差,无疑是会被吊打,各种被虐。

得到卡牌的方式无非两种,花时间打金币买卡包和花钱直接买卡包,之前我无疑前一种。假设一套完整的牌需要120包,1个小时可以攒出买1包的金币,120个小时可以凑齐。

如果用钱呢,1卡包大概6块,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价关系在游戏上1小时的收入价值等于6块。
如果按月薪6000,一周5天8小时算,时薪约35,也就是说工作1小时得到的卡牌跟游戏6小时等价。

而省下的5小时可以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会不会更快了,或者用来提升自己,获得更高的时薪,这个差距会更大。

还有120小时的游戏时间并不是有趣的,因为没有完整的卡牌,乐趣会少很多,胜率低获得胜利的成就感也会少。这一过程有一个词形容“刷”,重复一遍又一遍的刷游戏,会不会麻木?
所以想通之后,我氪金了,真正开始“玩”游戏,一周只投入一点点游戏时间获得比以前更好的体验。

想明白这些事情后,我的金钱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一件事情如果要消耗大量时间,并且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收获,获得的收入也无法与工作的回报等价的话,能不能用钱解决。

以前为了免费的资料花几个小时去网上找,现在我明白这不值得,不如花几分钟花钱买本书。一些有价值的讲座,我不再想方设法如何免费获得,不免费不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类,我愿意为知识付费。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我提升了自己的饮食标准,早上不再两个包子3块解决,也不为图便宜去黑暗料理街,一个伙食花费虽然高了不少,但连满足吃这种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愿意花钱,为的是嘛。在运动健身上也有不少花费,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比以前更加惬意,过得很开心。

7.爱情

并不知道要写什么,或许是有答案但不愿意说出来吧。略。

8.梦想,未来与新的OKR

我有不只一个梦想,回头看看还是有一些实现了的梦想的,比如搭一个自己的网站,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感觉很棒。也有些正在进行中的。还有些不知道在哪的,比如一个合适的人。更有一些暂时是妄想的,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并且要去追求的,万一实现了呢。追求卓越,成功会不期而至。

所以,新的一年里,要做些什么,订个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最好不过。
亮出来,看看年底会不会打自己脸。

  1. 工作上自然是承担有挑战性的项目,并写好项目总结,挑战性的项目并不常有,订个小目标2个吧。、
  2. 写深度的博客,不是随笔,一篇/月,包含上面的项目总结。
  3. 在公司进行技术分享,2次起跳。
  4. 早睡早起,23:00-06:00。虽然很难,咬咬牙还是写了。
  5. 健身,按计划来。
  6. 业余爱好,周末做暗黑料理,以及待定的业余爱好(MSC);
  7. 出去旅行2次。
  8. 撩一个妹子,感觉这脸打定了。

9.他山之石

感谢网络上的这些老师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为什么说全栈工程师是未来:共鸣,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全栈给我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此我写了一篇感想“我为什么走向全栈”,但也陷入了全栈是什么都学的误区,意义深刻。

程序员如何提高影响力2.0:这篇文章是让我做出改变的几个关键之一,是我往InfoQ投的一篇技术文章的动机,开始明白如何通过外界来给自己压力、动力和反馈。

技术人员的发展之路:陈皓前辈关于Leadership的解释让我耳目一新,也跟上一篇影响力的文章的一个有效补充。这种感觉很棒,用Leadership来形容很贴切。我始终认为工作的经验不是看年限的多少,而是解决困难问题的多少,不就是填的坑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

很瘦的大学生如何在宿舍增重增肌? :卓叔的这个回答也适用于没有宽松的时间和精力的上班族如何健身的情景,结合其他的一些资料,基本有了一个初步的健身规划了。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我知道要改变自己,但想养成习惯,坚持运动、学习为什么这么难,李松蔚老师的这场live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开始接触一些心理学的东西,并分析自身,我想以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要多接触点,这也是通用技能。不过改变真的无比艰难(┬_┬)。

下厨房APP: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论如何在家做黑暗料理。

10.永别了2016

一眨眼,23个年头就要过去了,看前面的还说我年轻,往后看发现其实年轻的在后面,这时候改变会不会晚?也去知乎上看过别人的看法,但与其想这些有用没用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是么?不,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作者:初龙

原文链接:https://chulung.com/article/the-best-time-to-plant-a-tree-is-now

本文由MetaCLBlog于2017-07-17 09:17:20自动同步至cnblogs

本文基于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发布,转载必须保留署名及链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hukai/p/644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