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

1.前言

对自己说要学好英语,然后背几天单词不了了之,好像有三五次了吧。
决定养成早起的习惯,然后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来了,第三天变七点,第四天八点,也有三五次了吧。
打算看看书,钱花了,现在还是崭新的书好像七八本有吧。
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为什么改变就这么难呢?这是一直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前一阵子刚好看到李松蔚老师的发起的知乎live:《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然后正好我也有了付费获取知识的观念,所以毫不犹豫的参加了,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有一些改变。这篇文章就当作听后感把。

2.改变什么

在回答改变的why和how之前,首先的是what,改变什么,这个过程其实很艰难。

2.1.不知道要改变

就拿我现在从事的IT这行,我真正开始学习相关技术的时间应该在大三,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也就是所谓的迷茫期,再往前连迷茫都没有,处于玩游戏看小说混日子的状态中。知道怎么正确的学就更晚了,大概是16年下半年我才真正想明白该要学什么。

直接点来说就是无知不是关键,关键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同样的比起改变的艰难,想明白自己要改变什么过程更加漫长。

我大三才知道要学点东西,现在才明白职业规划得是怎样的,要看什么书,要去健身,培养兴趣爱好,按18岁成年来算,已经快6年了。网上有不少人经常说自己很迷茫,没有方向说得很伤感,但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了,比起这个,在之前,啥也不想,不迷茫,从没考虑方向的时候,是不是更可怕。

刚刚看到这句话,

  • “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

在敲这段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有这句名言,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刚刚才无意间的搜索看到的,这就是无知啊。
所以,怎么样才知道要改变什么?

2.2.开阔视野

当你站在山脚下时拥有的视野是看不到后面的大海的。

大三时是怎么想要学技术呢,应该是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逐渐有了点意识。之所以现在明白要改变,也是因为最近一年通过各种微信公众号,博客,技术社区等等获得了大量的信息,然后也出去旅行经历了一些事情,得到了一些思考,逐渐有了自己的方向。

很庆幸自己走上了互联网这行,技术这行,因此能够更熟练的获取知识,除了技术,还得非常容易的获取其他像心理学,健身等等相关的资料。

最近还把搜索从百度切到了谷歌,除了微博,还开始关注推特,Facebook,除了知乎,也看看quora。从世界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会觉得非常有趣,并且会有更多的思考,自然也就会明白到底要改变自己什么,对自己有个更清醒的认知。

2.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当明白要改变什么时,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做了,这就进入了这次关键,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李松蔚老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我贴两点。

一是改变分为两个等级:

  • 第一序改变(first order change):简单行为的变化,系统内的变化。
  • 第二序改变(second order change):简单行为变化的方式产生变化,系统本身的变化。

比如风扇的档位的改变是系统自带的,这是第一序;而想让风扇吹出热风,就需要改造风扇的功能,改变系统结构,这是第二序。
第二序无疑比第一序更加困难,让自己举个手很容易,要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一个习惯就很困难了,因为这些已经是一个新的行为了,而我们要求的其实是第二序的改变,这就很艰难了。

另一个观点人是趋向不变的,天冷加衣,天热减衣这是改变,其实也是想维持温度的不变,小的改变其实是为了大的不变,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看不到大的不变,就难以做出小的改变呢,这也跟自己的视野有关了。
其他观点就不一一例举了,反正改变是如此艰难,那么问题来了。

3.怎么能改变

3.1目标,理由

一定要寻找一个改变的目标!
一定要找到一个改变的理由!

这个目标必须非常具体的,有意义的,套一下SMART原则评估下就可以了,比如养成一个早起的习惯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理由非常重要,早起是为了什么,不能说六点起来,发两小时呆就算早起了,这毫无意义。

我之所以早起的原因一是早上公交太挤了,8点出门上公交全靠爆发力,7点出门的话就非常悠哉,随便坐,路上也不堵。
另一个是这样可以有两个小时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看看文章,写点东西,这一年不少收获和思考是早上这两小时带来的。

学英语是一个目标,但被我暂时放弃了,因为我现在没有非常迫切需要良好英语的需求,现在除了查资料会去看英文文档,工作上是没有这样的环境的,比起这个提升其他技能方面的能力更加迫切,没办法给出足够的时间。

3.2可持续的动力

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是一个改变,所谓习惯不就是一个持续保持的行为么,能坚持下去是必要条件。

这一年来我用了很多方式让让自己坚持一些事情,有些坚持下来了,比如每天阅读技术文章,写博客,周末给自己做饭,也有些没有完全坚持下来,比如早起,健身,有些则放弃了,所以有持续的动力是必须的。

理由是动力的一种,但并不能完全让自己坚持下来,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更多的动力。
比如通过外界的获得反馈和成就感。

今年写的一篇技术文章我尝试投稿到了一个知名的技术社区,被收录了,当时真的是搞了个大新闻,因为周围都是搞技术的,关注这些东西,但真正写文章投稿同事很少,这就是一个非常显眼的行为了,那篇文章朋友圈点赞巨多,也收到很多反馈。这的确会有非常大的成就感,让自己有坚持下去动力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还是另外一个动力其实有点拒绝写的,这个至少目前不再是我的动力,而且很难客观看待这件事情,不过正视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这个动力就是爱情了。

美好而短暂,但刻骨铭心,那一段时间应该是最有动力的时候吧,说是打鸡血也不为过。可惜没办法维持下去,紧接下来的失恋更是变成了毒药,会那么一段时间让你怀疑人生。不过现在已经渐渐过去,终于想明白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反而导致了自己的改变,能够直接的写下来,去思考缺少了什么。

4.改变其实已经发生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发生了改变,写它的时候仔细一想原来过去的一年我身上发生了如此多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其实改变已经发生了,当你有一些思考,认为现在应该与过去有所不同时,这个就是一个思维上的改变。把它坚持下去,过一年回头看看,就会发现真的是有趣的一年。

终于又完成了一篇博客,新的成就感get。

作者:初龙

原文链接:https://chulung.com/article/why-is-change-so-hard

本文由MetaCLBlog于2017-07-17 09:15:18自动同步至cnblogs

本文基于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发布,转载必须保留署名及链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hukai/p/644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