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舒适区,是指自己无法突破

07:55

“也许所有教育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当你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喜欢它,你都有能力去完成这项必须的任务。”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我们都喜欢按照自己的偏好去思考和做事,但自己的偏好思维又是十分局限的。周末两天的疲惫感让我不想运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休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好像只有躺睡,觉得越动就越累。

回想自己的日记内容,我发现累、疲惫的字眼特多,好像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劳苦一样,难怪小孩都喜欢唱:“我不想长大。” 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好像真是那么一回事一样。我从小到大的教育,是教我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好书,以后才有出息。找个好单位,工作才能稳定和轻松舒适。这一切的输入好像让我把“读好书”等同于“过好活”。这就是我长大的环境。

这种观念让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差点把自己养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因为这份工作是我周围同学中最不“体面”的工作,就好像我那么努力读书却进不到好单位而浪费了自己过去的努力 一样。这种局面让自己拉不下面子去面对自己的家人或乡亲父老。

长辈口中的好,我从来没有反问过他们到底有多好,以及他们是否有亲身体会过这个好。反而是我自己填补了这个答案:“应该比我现在读书的状态要好得多。” 他们没有跟我说过去到了那些好单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不好,或者说有哪些困难需要面对。现在才知道,他们只是把他们永远触不可及的向往通过想象灌输给我(们)的。

我妈妈最引以为傲的一点是:“从小到达我都没管过何伟潮的学习,是他自己考的大学。” 我家庭的观念不算上等,普通人家,该有的毛病也一点不拉下。我十分感恩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粗养”,而不是把他们那些不怎么样的观念强加于我,让我可以为自己做主。

我疲惫完全不是因为工作量有多大或压力有多大。在我看来,都是那些屁大的事而已。没有一点难度。我累是因为我需要快步前进的时候,各种过去陈旧的观念偶尔跑出来吓我一跳,把自己拖个不成人形。好一点的学位房贵是有原因的,最关键一点是要让自己和子女配得上它。

周六那晚,我一口气游了一千多米的自由泳,以前我最长距离是八百米。当我突破了这个极限后,我舍不得短短半小时可以游一千米的快感。昨天下午,我毅然再次挑战我自己以前的几百米舒适区,才发现一千米真的比几百米更轻松。当我结束自己最后一百米加速游之后,非常有信心可以继续突破。但一千米是自己给自己的承诺,我需要对自己诚信,下周继续。

一千米过后我才发现,“舒适区”并不是指可以让自己很舒服的状态,而是不敢突破自己的状态,无论你当前是舒适还是难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1141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