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定义视图的AlertDialog

使用自定义视图的AlertDialog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利用XML文件构建自己的的视图

2)将视图添加到AlertDialog中

* 在进行第二步之前,有时需要对对话框窗口进行额外的设置

下面分步骤叙述:

1)写XML文件

后四个参数的作用就是用来显式的声明从view代表的内容区域空间向上下左右再延伸出多少空间,延伸出去的空间也是内容区域的一部分,因为没有视图覆盖就露出了低下背景色黑色,所以这里只要显式的设定这四个方向的延伸区域均为0即可

 
  1. setView(view,0,0,0,0)  

作为内容区域的一部分,通过view的findViewById,可以获得视图中各个子视图的引用,进而设置内容或者监听器。利用setView方法将对话框的内容区域设置好后,就可以调用show方法来显示拥有自定义内容区域的对话框了。

setView方法是AlertDialog的自有方法,而setContentView方法是AlertDialog继承自Dialog的方法。setContentView方法会将膨胀后的视图作为整个装载对话框的Window的视图。所以,尽管使用setView和setContentView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层次不一样。因为setContentView(view)是将view放到window上,所以必须得先有window对象才可以,而window对象是在AlertDialog调用了show方法之后才会有的。所以setContentView方法必须在show方法调用之后才可以调用,否则会产生异常。setContentView将参数view对象添加到window上,进而通过window的findViewById方法来获得view中的各个子视图的引用,进而设置内容或者监听器。

其它一些常用参数设置:

弹出对话框后,如果希望对话框意外的区域颜色变暗,可以做如下设置:

[java] view plain copy
 
  1. dialog.show();  
  2. Window window = dialog.getWindow();  
  3. window.addFlags(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FLAG_DIM_BEHIND);  
  4.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params =thisDialog.getWindow().getAttributes();  
  5. params.dimAmount = 0.8f;  
  6. window.setAttributes(params);  



dimAmount是设置对话框意外的区域能见度的,取值范围是0.0f~1.0f,0.0f是全透明,也就是说对话框下面覆盖区域以外的内容是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的,1.0f就是一点也看不见,漆黑一片。但是让dimAmount设置起作用,必须为window加上FLAG_DIM_BEHIND旗标才可以,否则设置无效。

点击对话框以外的区域,对话框不消失:

这个是调用dialog对象本身的一个方法:dialog.setCanceledOnTouchOutside(false);

当将需要的设置都设置完毕后,就可以调用setContentView(view)来添加view到窗口中。然后利用window.findViewById来获取view中定义的子视图,并设置内容或者监听器。

最后,利用dialog来调用setContentView和使用window来调用setContentView效果是一样的,因为Dialog的setContentView方法内部就是使用它持有的window对象的setContentView方法来添加view的: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ublic void setContentView(int layoutResID){  
  2.        mWindow.setContentView(layoutResID);  
  3. }  


mWindow是Dialog的一个Window类型的属性,用来引用对话框的窗口对象

https://blog.csdn.net/piglite/article/details/50453397

当使用setContentView的时候,如果不指定任何额外的参数,那么会对话框会按照xml文件的原样来进行显示。只不过作为对话框的window不可能占据全屏,所以尽管xml文件描述的view不会占满屏幕,而是占满作为对话框的window。所以,如果想调整对话框的大小,就需要设置一下对话框窗口(window)的宽高尺寸: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LT/p/896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