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Deep & Cross Network for Ad Click Predictions

ABSTRACT

特征工程是许多预测模型成功的关键。然而,这个过程并不简单,经常需要手动的特性工程或穷举搜索。DNNs能够自动学习特征交互;然而,它们隐式地生成了所有的交互,并不能有效地学习所有类型的交叉特征。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深度交叉网络(Deep & Cross Network, DCN),它保留了DNN模型的优点,除此之外,它还引入了一种新的cross网络,更有效地学习某些bounded-degree特征交互。特别是,DCN在每一层都明确地应用了特征crossing,不需要人工特征工程,并且为DNN模型增加了可忽略不计的额外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在CTR预测数据集和密集分类数据集上,该算法在模型精度和内存使用方面都优于现有的算法。

1 INTRODUCTION

点击率(CTR)预测是一个大规模的问题,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在线广告行业至关重要。在广告业,广告商付钱给出版商,让他们在出版商的网站上展示广告。一种流行的付费模式是cost-per-click(CPC)模式,只有当点击发生时广告商才收费。因此,发行商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预测点击率的能力。

识别预测特征,同时探索不可见或罕见的交叉特征是做出良好预测的关键。然而,web级推荐系统的数据大多是离散的和分类的,导致特征空间大而稀疏,对特征探索具有挑战性。这将大多数大规模系统限制为线性模型,如逻辑回归。

线性模型[3]简单,可解释,易于缩放;然而,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交叉特征已被证明在提高模型的表现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幸的是,它通常需要人工特性工程或穷举搜索来识别这些特性;此外,推广到不可见的特征交互是困难的。

在本文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结构——cross network——来避免特定任务的特征工程,该网络明确地自动应用特征crossing。

cross网络由多层组成,其中最高程度的交互可由层深度确定。每一层都在现有层的基础上产生高阶交互作用,并保留了前一层的交互作用。我们将cross网络与深度神经网络(DNN)联合训练[10,14]。DNN有望捕获跨特征的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然而,与我们的cross网络相比,它需要比cross网络还要多近一个数量级的参数,且不能明确地形成交叉特征,可能无法有效地学习某些类型的特征交互。然而,将cross和DNN组件联合训练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捕获预测特征交互,并在Criteo CTR数据集上提供最先进的性能。

1.1 Related Work

由于数据集的大小和维数的急剧增加,许多基于embedding技术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被提出,以避免广泛的任务特定的特征工程。

Factorization machines(FMs)[11,12]将稀疏特征投射到低维密集向量上,并从向量内积中学习特征交互。Field-aware factorization machines(FFMs)[7,8]进一步允许每个特征学习多个向量,其中每个向量与一个filed相关联。遗憾的是,FMs和FFMs的浅层结构限制了它们的表示能力。已有研究将FMs扩展到更高阶[1,18],但缺点在于它们的大量参数产生了不期望的计算成本。由于embedding向量和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存在,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学习重要的高阶特征交互。残差网络[5]最近的成功使训练非常深入的网络成为可能。Deep Crossing[15]扩展了残差网络,通过叠加各种类型的输入实现自动特征学习。

深度学习的显著成功引出了对其表示能力的理论分析。已有研究[16,17]表明,在给定足够多的隐藏单元或隐藏层的情况下,DNN能够在一定的平滑假设下近似任意函数,达到任意精度。此外,在实践中,已经发现DNN在参数可行的情况下工作得很好。一个关键原因是,大多数实际使用的函数都不是任意的。

然而,剩下的一个问题是,DNNs是否确实是最有效的表示这些实际使用的函数的方法。在Kaggle竞赛中,许多胜出的解决方案中手工制作的特征都是low-degree的,格式明确且有效。另一方面,DNNs学习到的特征是隐式且高度非线性的。这为设计一个能够比通用DNN更有效、更明确地学习bounded-degree特征交互的模型提供了启示。

wide-and-deep[4]就是这种精神的典范。将cross特征作为线性模型的输入,与DNN模型联合训练线性模型。然而,wide-and-deep的成功取决于cross特征的正确选择,这是一个指数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1.2 Main Contributions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Deep & Cross Network(DCN)模型,该模型能够在稀疏和密集输入的情况下实现web规模的自动特征学习。DCN可以高效地捕获bounded degrees的有效特征交互,学习高度非线性的交互,不需要人工特征工程或穷举搜索,且计算成本低。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

  •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cross网络,明确地在每一层上应用特征交叉,有效地学习bounded degrees的可预测的交叉特征,且不需要人工特征工程或穷举搜索。
  • cross网络简单而有效。根据设计,最高多项式degree在每一层增加,并由层的深度决定。该网络由最大degree的所有交叉项组成,其系数各不相同。
  • cross网络具有内存效率高、易于实现等优点。
  •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cross网络的情况下,DCN的logloss比DNN低,且参数数量也低了一个数量级。

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2节描述了Deep & Cross Network的体系结构。第三部分对cross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节给出了实验结果。

2 DEEP & CROSS NETWORK (DCN)

在这一节中,我们描述了Deep & Cross Network(DCN)模型的体系结构。DCN模型首先是一个embedding和stacking层,然后是一个cross网络和一个并行的深度网络。接着是最后的combination层,将两个网络的输出结合起来。完整的DCN模型如图1所示。

2.1 Embedding and Stacking Layer 

考虑了带有稀疏和密集特征的输入数据。web规模的推荐系统,如CTR预测,输入大多数是类别特征,如"country=usa"。这样的特征经常编码为one-hot向量,如"[0,1,0]";但是,对于大的词汇表,这种方法经常会导致过度高维的特征空间。

为了减少维度,我们使用一个embedding过程去转变该二进制特征成实值密集向量(通常被叫成embedding向量):

其中是embedding向量,为第i个类别的二进制输入,是对应的embedding矩阵,将在网络中和其他参数一起优化,分别是embedding大小和词汇表大小。

最后,我们将embedding向量和归一化后的密集特征堆叠在一起得到一个向量:

 然后将x0输入到网络中

2.2 Cross Network 

这种新型cross网络的核心思想是有效地应用显式特征交叉。cross网络由cross层组成,每一层有如下公式:

 其中是分别表示来自第个和第个cross层的输出的列向量;则是第层的权重和bias参数。每个cross层在每个特征交叉函数f后又把输入重新加回来,因此mapping函数等于残差。cross层的可视化可见图2:

High-degree Interaction Across Features.  cross网络的特殊结构导致cross特征的degree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一个层的cross网络来说,最高的多项式degree为+1(就输入x0来说)。实际上,cross网络包含degree从1到+1的所有交叉项。详细分析可见第3节。

Complexity Analysis表示cross层的数量,d表示输入维度。然后cross网络的参数数量为:

cross网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在输入维数上是线性的。因此,与深度网络相比,cross网络引入的复杂性可以忽略不计,使得DCN的总体复杂性与传统的DNN保持在同一水平。这种效率得益于的rank-one属性,它使我们能够在不计算或存储整个矩阵的情况下生成所有交叉项。

由于cross网参数较少,限制了模型的容量。为了捕捉高度非线性的交互,我们引入了一个并行的深度网络。

2.3 Deep Network 

 深度网络一个全连接的前馈神经网络,每一个深度层都是如下的公式:

其中分别是第层和第层的隐藏层,是第层的参数,f(.)是ReLU函数

Complexity Analysis.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所有的深度层大小相同。设Ld表示深度层数,m表示深度层大小。则深度网络中的参数个数为:

 

2.4 Combination Layer 

组合(combination)层将来自两个网络的输出连接起来,并将连接的向量输入到一个标准logits层中。
下面是一个两个类的分类问题的公式:

 其中分别是cross网络和深度网络的输出,是组合层的权重向量,

损失函数是带有正则化项的log loss:

 其中pi是等式5计算得到的概率,N是输入的总数,λ是L2正则化参数

我们联合训练两个网络,这样在训练时就允许每个单独的网络意识到另一个网络的存在。

3 CROSS NETWORK ANALYSIS 

在本节中,我们对DCN的cross网络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有效性。我们提出了三个观点:多项式近似(polynomial approximation)、FMs泛化(generalization to FMs)和高效投影(efficient projection)。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bi = 0。

Notations. wj中的第i个元素表示为。对于multi-index ,我们定义

Terminology. 交叉项(monomial) 的degree被定义为。多项式的degree被该项的最大degree定义。

  

3.1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根据Weierstrass近似定理[13],在一定光滑假设下的任意函数都可以用一个多项式近似到任意精度。因此,我们从多项式近似的角度来分析cross网络。特别地,cross网络以一种有效的、可表达的和能对真实数据集更好地泛化的方式来近似相同degree的多项式类。

详细研究了一个cross网络对相同degree多项式类的近似问题。用Pn(x)表示n次(degree)的多元多项式类:

该类的每个多项式都有O(dn)个系数。我们证明,在只有O(d)参数的情况下,cross网络包含了所有出现在同次多项式中的交叉项,且每项的系数彼此不同

Theorem3.1.  考虑一个层的cross网络,其i+1层定义为。网络的输入为,输出为,参数为。然后多元多项式在以下的类中复制多项式:

 其中是wi的常量独立项,是multi-indices,是指数的所有排列的集合。

Theorem 3.1的证明在附录中。举例说明,的系数为。当=2时,;当=3时,

######

Appendix: Proof of Theorem 3.1

PROOF. 其中i为值为0或1的multi-index向量,并且最后一个索引的值一定是1。对于multi-index ,定义

首先使用归纳法证明:

 然后我们重写上面的形式来得到想要的claim

Base case

 归纳步骤。假设

 当

 因为仅包含,所以可以通过将所有出现在替换为来得到。所以

(等式11的解释

第二个等号是怎么转的:

第二个等号转第三个等号就是左边项取出p=k+2,即第三个等号的第三项;右边项取出p=1,即第三个等号的第二项;然后左右项剩下的值即可合并得到第三个等号的第一项

 第一个等式是将i的大小从k + 1增加到k + 2的结果。第二个等式使用的事实是,根据定义,i的最后一项总是1,最后一个等式也是如此。通过归纳假设,等式9在所有都成立。接下来,我们通过重新安排等式9的项来计算,即的系数。注意,注意的所有不同排列都是的形式。因此是等式9中与每个排列相关的所有权值的和。用于排序的权重为:

 其中属于所有用于对应活跃指标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

 因此,我们表示的所有排列集合,然后得到想要的claim

###### 

3.2 Generalization of FMs 

cross网络模型继承了FM模型的参数共享精神,并将其进一步扩展到更深层次的结构中。

在FM模型中,特征xi与权重向量vi相关,交叉项xixj的权重由<vi,vj>计算。在DCN中,xi与标量相关,交叉项xixj的权重是集合参数的乘法。两个模型都使每个特征学习了一些独立于其他特征的参数,交叉项的权重是相应参数的某种组合

参数共享不仅提高了模型的效率,而且使模型能够对未知特征的交互进行泛化,对噪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例如,以具有稀疏特征的数据集为例。如果两个二进制特征xi和xj很少或从未在训练数据中共同出现,即,则xixj的可学习的权重将不携带有意义的预测信息。

FM是一个窄的结构,限制了只表示degree为2的交叉项。相反,DCN可以构造所有的交叉项,其degree 以由层深度决定的某个常数为界,如定理3.1所述。因此,cross网络将参数共享的思想从单层扩展到多层且high-degree的交叉项。注意,与高阶FMs不同的是,cross网络中的参数数量只随输入维度数线性增长。

3.3 Efficient Projection 

每个交叉层以高效的方式将x0之间的所有成对交互投射到输入的维度

比如是一个交叉层的输入。首先交叉层隐式地构造了d2个成对交互,然后以一种节省内存的方式隐式地将他们投射回d维度。然而,直接的方法会带来立方级成本

我们的cross层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去减少损失到维度d的线性级。考虑。其实际等价于:

 其中行向量包含d2个成对交互,投影矩阵是一个块对角结构,为列向量。

4 EXPERIMENTAL RESULTS 

 在本节中,我们评估DCN在一些流行的分类数据集上的性能。

4.1 Criteo Display Ads Data 

Criteo Display Ads2数据集用于预测广告点击率。它有13个整数特征和26个类别特征,其中每个类别有一个高基数(cardinality,即每个类别有很多个种类)。对于这个数据集,logloss 0.001的改进都被认为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当考虑到庞大的用户群时,预测准确性的微小提高可能会导致公司收入的大幅增加。该数据包含7天内(约4100万条记录)的11GB大小的用户日志。我们使用前6天的数据进行训练,并将第7天的数据随机分割为相同大小的验证集和测试集。 

4.2 Implementation Details  

DCN是在TensorFlow上实现的,我们简要讨论了使用DCN进行训练的一些实现细节。

Data processing and embedding.  实值特征通过应用对数变换(log transform)进行归一化。对于类别特征,我们将特征嵌入到维数为 6×(category cardinality)1/4的稠密向量中。连接所有embeddings得到一个维度为1026的向量。

Optimization. 应用Adam优化器[9]进行mini-batch随机优化。batch大小设置为512。对深度网络应用Batch Normalization[6],设置梯度clip范数为100。

Regularization. 我们使用early stopping,因为我们发现L2正则化和dropout是无效的。

Hyperparameters. 我们报告了基于网格搜索方法得到的不同隐藏层数、隐藏层大小、初始学习率和cross层数的结果。隐藏层的数量为2 ~ 5,隐藏层大小为32 ~ 1024。对于DCN,cross层数从1到6变化(更多的cross层并不会带来显著的改进,所以我们将其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微调)。初始学习率从0.0001调整到0.001,增量为0.0001(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对于Criteo数据集,大于0.001的学习率通常会降低性能。)。所有的实验都在训练第15万步时进行early stopping,因为超过这个阶段就开始发生过拟合。

4.3 Models for Comparisons 

我们将DCN与5个模型进行了比较:无cross网络的DCN模型(DNN)、logistic回归(LR)、Factorization Machines (FMs)、Wide and Deep Model(W&D)和Deep Crossing(DC)。

DNN. embedding层、输出层和超参数调优过程与DCN相同。DCN模型的唯一变化是没有cross层。

LR. 我们使用了Sibyl[2]—一个用于分布式逻辑回归的大规模机器学习系统。整数特征在对数尺度上离散。交叉特征由一个复杂的特征选择工具选择。所有的单一特征都被使用了。

FM. 我们使用了一个具有所有细节的基于FM的模型。

W&D. 与DCN不同的是,它的wide组件以原始稀疏特征为输入,依靠穷举搜索和domain knowledge来选择预测交叉特征。我们跳过了比较,因为目前还没有选择交叉特征的好方法。

DC. 与DCN相比,DC不形成明显的交叉特征。它主要依靠stacking和残差单位来建立隐交叉。我们使用与DCN相同的embedding(stacking)层,然后使用另一个ReLu层生成残差单元序列的输入。残差单元数从1调到5,输入维数和交叉维数从100调到1026。

4.4 Model Performance 

在本节中,我们首先列出了logloss中不同模型的最佳性能,然后对DCN和DNN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即进一步研究cross网络带来的影响。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odels.  表1列出了不同模型的最佳测试logloss。模型的最优超参数设置分别是有着2层大小为1024的deep层和有着6个cross层的DCN模型, 有着5层大小为1024的deep层的DNN, 有着输入为424维且cross维度为537的5个残差单元的DC,和有着42个cross特征的LR模型。cross网络结构越深,性能越好,说明cross网络的高阶特征交互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看到,DCN的表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模型。特别是,它的性能优于最先进的DNN模型,但只使用了DNN所消耗内存的40%。

 

 对于每个模型的最优超参数设置,我们还报告了10次独立运行的测试logloss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看出,DCN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都优于其他模型。

Comparisons Between DCN and DNN. 考虑到cross网络只引入了O(d)个额外参数,我们将DCN与传统的深度网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在不同内存预算和loss容忍度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接下来,在所有的学习速率和模型结构中,一定数量的参数的损失被报告为最佳的验证损失。我们的计算中省略了embedding层的参数数量,因为这两个模型是相同的。

表2报告了实现所需logloss阈值所需的最小参数数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cross网络能够更有效地学习bounded-degree特征交互,DCN的内存效率几乎比单个DNN高出一个数量级。

表3比较了受固定内存预算影响的神经模型的性能。我们可以看到,DCN的表现一直优于DNN。在小参数状态下,cross网络的参数数与深度网络的参数数相当,且明显的改善表明了cross网络在学习有效特征交互方面更加高效。在大参数范围内,DNN缩小了部分差距;然而,DCN的表现仍然远远优于DNN,这表明它可以有效地学习某些类型的有意义的特征交互,这是巨大的DNN模型也不能实现的效果。

我们通过说明在给定的DNN模型中引入交叉网络的效果来更详细地分析DCN。我们首先比较了相同层数和层大小下DNN和DCN的最佳性能,然后对每个设置,我们展示了随着更多的cross层的添加,验证logloss的变化。表4显示了DCN和DNN模型在logloss中的差异。在相同的实验设置下,DCN模型的最佳logloss始终优于同一结构的单一DNN模型。改进对所有超参数的一致性,缓解了初始化和随机优化带来的随机性影响。

 

 图3显示了在随机选择的设置中增加cross层的数量得到的改进效果。对于图3的深度网络,当1个cross层被添加到模型中时,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进。随着引入更多的cross层,对于某些设置,logloss继续减小,表明引入的cross项在预测中是有效的;而对于其他来说,logloss开始波动,甚至略有增加,这表明引入的high-degree特征交互没有帮助。

4.5 Non-CTR datasets 

我们证明了DCN在非CTR预测问题上也表现良好。我们使用了来自UCI知识库的forest covertype(581012个样本和54个特征)和Higgs(11M样本和28个特征)数据集。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90%)和测试集(10%)。对超参数进行了网格搜索。deep层层数范围为1 ~ 10层,层大小范围为50 ~ 300。cross层数范围为4 ~ 10层。残差单元的数量范围在1 ~ 5之间,输入维数和cross维数在50 ~ 300之间。对于DCN,输入向量直接输入到cross网络。

对于forest covertype数据,DCN的测试精度最高,为0.9740,内存消耗最少。DNN和DC均达到0.9737。每个模型的最优超参数设置为:DCN有着8个大小为54的cross层和6个大小为292的deep层,DNN有着7个大小为292的deep层,DC有着4个输入维数为271和cross维数287的残差单元。

对于Higgs数据,DCN的最佳测试logloss为0.4494,DNN为0.4506。DCN的最佳超参数设置为4个大小为28的cross层和4个大小为209的deep层,DNN为10个大小为196的deep层。DCN比DNN性能好,只使用了DNN的一半内存。

5 CONCLUS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识别有效的特征交互是许多预测模型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手工制作和穷举搜索。DNNs在自动特征学习中很受欢迎;然而,学习的特征是隐式且高度非线性的,网络在学习某些特征时可能会过大且低效。本文提出的深度cross网络可以处理大量稀疏和密集的特征集,并与传统的深度表征联合学习bounded degree的显式交叉特征。交叉特征的degree在每一cross层增加一级。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疏和密集数据集上,该算法在模型精度和内存使用方面都优于现有的算法。

我们希望进一步探索在其他模型中使用cross层作为构建块,实现对更深cross网络的有效训练,研究多项式近似下cross网络的效率,更好地理解优化过程中它与更深度网络的相互作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hui-garcia/p/1519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