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详解

iptables简述

  iptables是Linux防火墙的管理工具,位于/sbin/iptables。真正实现防火墙功能的是netfilter,它是 Linux内核中实现包过滤的内部结构。

  iptables包含4个表,5个链,其中表是按照对数据包的操作区分的,链是按照不同的Hook点来区分的,表和链实际上是netfilter的两个维度。

  4个表:filter,nat,mangle,raw,默认表是filter(没有指定表的时候就是filter表)。表的处理优先级:raw>mangle>nat>filter。
    filter:一般的过滤功能,包含3个链,INPUT、FORWARD、OUTPUT,内核模块:iptables_filter
    nat:用于nat功能(端口映射,地址映射等),包含3个链,PREROUTING、POSTROUTING、OUTPUT,内核模块:iptable_nat
    mangle:修改数据包的服务类型、TTL、并且可以配置路由实现QOS,包含5个链,PREROUTING、POSTROUTING、INPUT、OUTPUT、FORWARD,内核模块:iptable_mangle
    raw:设置raw时一般是为了不再让iptables做数据包的链接跟踪处理,提高性能,包含2个链,OUTPUT、PREROUTING,内核模块:iptable_raw

  5条链:PREROUTING,INPUT,FORWARD,OUTPUT,POSTROUTING。

    PREROUTING:数据包进入路由表之前
    INPUT:通过路由表后目的地为本机
    FORWARD:通过路由表后,目的地不为本机
    OUTPUT:由本机产生,向外转发
    POSTROUTIONG:发送到网卡接口之前

  5条链在内核空间的分布情况如下图:

             

  规则链之间的执行顺序(分3种情况):

  第1种情况:入站数据流向
    从外界到达防火墙的数据包,先被PREROUTING规则链处理(是否修改数据包地址等),之后会进行路由选择(判断该数据包应该发往何处),如果数据包的目标主机是防火墙本机(比如说Internet用户访问防火墙主机中的web服务器的数据包),那么内核将其传给INPUT链进行处理(决定是否允许通过等),通过以后再交给系统上层的应用程序(比如Apache服务器)进行响应。
  第2种情况:转发数据流向
    来自外界的数据包到达防火墙后,首先被PREROUTING规则链处理,然后进行路由选择,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其它外部地址(比如局域网用户通过网关访问QQ站点的数据包),则内核将其传递给FORWARD链进行处理(转发或拦截),然后再交给POSTROUTING规则链进行处理。
  第3种情况:出站数据流向
    防火墙本机向外部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比如在防火墙主机中测试公网DNS服务器时),首先被OUTPUT规则链处理,之后进行路由选择,然后传递给POSTROUTING规则链(是否修改数据包的地址等)进行处理。

iptables语法格式

  iptables [-t 表名] 命令选项[链名][条件匹配][-j 目标动作或跳转]

  说明:
    表名、链名用于指定iptables命令所操作的表和链;
    命令选项用于指定管理iptables规则的方式,比如:插入、增加、删除、查看等;
    条件匹配用于指定对符合什么样条件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目标动作或跳转用于指定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比如允许通过、拒绝、丢弃、跳转(Jump)给其它链处理。

  命令选项 

    -t:指定表,不指定的话,默认为filter;
    -N:new, 自定义一条新的规则链;
    -X:delete,删除自定义的规则链,但仅能删除用户自定义的且引用计数为0的空的链;
    -P:Policy,设置默认策略,其默认策略有:ACCEPT、DROP、REJECT;
    -E:重命名自定义链;引用计数不为0的自定义链不能够被重命名,也不能被删除;
    -A:append,追加新的规则到指定位置,没指明位置的话默认为最后一条;
    -I:insert, 插入,要指明位置,省略时表示第一条;
    -D:delete,删除规则,需指明规则序号或指明规则本身;
    -R:replace,替换指定链上的指定规则;
    -F:flush,清空指定的规则链;
    -Z:zero,置零,可指定规则置零;iptables的每条规则都有两个计数器:(1) 匹配到的报文的个数;(2) 匹配到的所有报文的大小之和
    -L:list, 列出指定链上的所有规则;
    -n:numberic,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v:verbose,详细信息,能看到每个规则匹配的数据大小和包数量,-vv, -vvv
    -x:exactly,显示计数器结果的精确值;
    --line-numbers:显示规则的序号

  目标动作或跳转

    ACCEPT:接受
    DROP:丢弃
    REJECT:拒绝
      ---reject-with type:可指定拒绝报文的类型,如 icmp-net-unreachable,icmp-host-unreachable,icmp-port-unreachable等。
    RETURN:返回调用链;
    REDIRECT:端口重定向;
      --to-ports port[-port]:将匹配的端口重定向为此处指定的端口;
    LOG:记录日志
      --log-level:可指定记录的日志等级;
      --log-prefix:指定记录的日志路径,默认路径为:/var/log/messages;
    MARK:做防火墙标记;
    DNAT:目的地址转换
      --to-destination [ipaddr[-ipaddr]][:port[-port]]:将目的地址转换成内网网段的指定ip和端口;
    SNAT:源地址转换
      --to-source [ipaddr[-ipaddr]]:将源地址转换成指定的IP;
    MASQUERADE:当要转换的出口地址为动态IP时,MASQUERADE可自行判断要转换为的地址;
    自定义链名:调用自定义链作为处理动作

  条件匹配

基本匹配条件,基本匹配条件为内建条件,由iptables(netfilter)自行提供,无需加载任何模块。常见的基本匹配条件有:

  [!]-s, --source address[/mask][...]:检查报文中的源IP地址是否符合此处指定的地址或范围;
  [!]-d, --destination address[/mask][...]:检查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是否符合此处指定的地址或范围;
  [!]-p, --protocol protocol:指定匹配的协议,常见协议包括:TCP、UDP、ICMP等;
  [!]-i,--in-interface name:数据报文流入的接口,只能应用于数据报文流入的环节,只能应用于PREROUTING,INPUT和FORWARD链;
  [!]-o, --out-interface name:数据报文流出的接口;只能应用于数据报文流出的环节,只能应用于FORWARD、OUTPUT和POSTROUTING链

扩展匹配条件,需加载扩展模块方可生效,而扩展匹配条件又分为隐式扩展和显示扩展。

  隐式扩展不需要手动加载扩展模块,因为其是对协议的扩展,当使用-p选项指明了协议时,就表示已经指明了要扩展的模块。其常见条件包括:

    [!]--source-port, --sport port[:port]:匹配报文的源端口;可指定端口范围;
    [!]--destination-port,--dport port[:port]:匹配报文的目标端口;可指定端口范围;
    [!]--tcp-flags:指定tcp的标记,如:SYN,ACK,FIN,RST等;
    [!]--syn:用于匹配第一次握手,相当于”--tcp-flags SYN,ACK,FIN,RST SYN“;
    [!]--icmp-type {type[/code]|typename}:用于指定icmp协议的类型,如--icmp-type 8

  显示扩展则必须手动加载扩展模块,需使用 -m 选项指明要调用的扩展模块,其格式为 -m 扩展模块。常见的扩展模块如下:

  1、multiport:以离散或连续的方式定义多端口匹配条件,最多不超过15个端口;
    [!]--source-ports,--sports port[,port|,port:port]...:指定多个源端口;
    [!]--destination-ports,--dports port[,port|,port:port]...:指定多个目标端口;
    [!]--ports port[,port|,port:port]...:指明多个端口
  2、iprange:指明连续的IP地址范围
    [!] --src-range from[-to]:源IP地址;
    [!] --dst-range from[-to]:目标IP地址
  3、time:根据将报文送到的时间与指定的时间范围进行匹配;
    --kerneltz:用系统本地时区代替默认的UTC时区;
    --datestart YYYY[-MM[-DD[Thh[:mm[:ss]]]]]:指定从什么日期开始;
    --datestop YYYY[-MM[-DD[Thh[:mm[:ss]]]]]:指定到什么日期停止;
    --timestart hh:mm[:ss]:指定从何时开始;
    --timestop hh:mm[:ss]:指定从何时结束;
    [!]--monthdays day[,day...]:指定规则生效的日月;
    [!]--weekdays day[,day...]:指定规则在星期几生效
  4、string:用于对报文中的应用层数据做字符串模式匹配检查;
    --algo {bm|kmp}:字符串匹配检测算法;
    [!]--string pattern:要检测的字符串模式;
    [!]--hex-string pattern:要检测的字符串模式,16进制格式
  5、connlimit:根据每个客户端的Ip做并发连接数数量匹配检查;
    --connlimit-upto n:连接的数量小于等于n时匹配;
    --connlimit-above n:连接的数量大于n时匹配
  6、limit:对收发报文的速率做条件匹配;
    --limit rate[/second|/minute|/hour|/day]:将匹配的报文限制速率为每second|/minute|/hour|/day发送rate次;
    --limit-burst number:限制当达到多个报文后,执行限制
  7、state:根据”连接追踪机制“去检查连接的状态;
    [!] --state state:state的类型包括如下:
      NEW:新发出请求;连接追踪模板中不存在此连接的相关信息条目,因此,将其识别为第一次发出的请求;
      ESTABLISHED:NEW状态之后,连接追踪模板中为其建立的条目失效之前期间内所进行的通信状态;
      RELATED:相关联的连接;如ftp协议中的数据连接与命令连接之间的关系;
      INVALID:无效的连接;
      UNTRACKED:未进行追踪的连接

更多相关帮助可使用命令 man iptables 和 man iptables-extensions 进行查看。

iptables的保存和载入

  Centos6:
    iptables的规则保存于 /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中,可使用命令service iptables save进行规则的保存,而iptables启动或重启的时候也是会读取/etc/sysconfig/iptables中的配置来生成相应的规则。

  Centos7:
    其规则的保存和恢复则使用下面两个命令来实现:
      保存:iptables-save > /PATH/TO/SOME_RULE_FILE
      重载:iptables-restore < /PATH/FROM/SOME_RULE_FIL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lk1314/p/926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