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Sentinel 介绍

Redis Sentinel
 
sentinel的功能:
监控:sentinel节点定期检测redis数据节点,其余sentinel节点是否可达。
通知:sentinel 节点会将故障转移结果通知给应用方
主节点故障转移:实现从节点晋升为主节点
配置提供者:在redis sentinel结构中,客户端在初始化的时候连接的是sentinel节点集合。从中取得主节点信息。
 
 
 
多个sentinel节点之间相互独立,如何发现彼此呢?:
1 sentinel通过订阅主节点(主节点即我们加入sentinel高可用的节点:如sentinel monitor jia2 127.0.0.1 4014 2 。黑体为主节点 )的 _sentinel_:hello (PUBSUB CHANNELS 命令可以查到该订阅)了解其他 sentinel 节点信息。如果是新加入的sentinel节点。就将该节点信息保存起来。
 
2 sentinel节点之间交换主节点的状态。作为客观下线的依据。
注意:其实一个sentinel节点和那些sentinel节点通讯由 他连接的 master决定。 一个sentinel会和 他master 下的  slave 。master连接的其他sentinel 通信。
建议:一个业务一套sentinel。一套sentinel 3个节点。方便管理。
 
sentinel 节点的publish格式如下:
<sentinel 节点ip> <sentinel节点端口> <sentinel runid> <sentinel节点配置版本><主节点名字><主节点ip><主节点端口><主节点配置版本>
<主节点名字><主节点ip><主节点端口> :构成唯一的高可用。任何一个可以在同个网络内的sentinel如果设置了相同的 seninel monitor <主节点名字> <主节点ip><主节点端口> 会成为同一个高可用。
 
 
redis sentinel 客户端基本实现:
1、遍历所有提供的sentinel节点,获取一个可用的sentinel节点。通过 sentinel get-master-addr-by-name master-name  找到主节点。
当然也可以找到从节点(但是sentinel只对主节点高可用。如果要发现从节点。建议故障转移完了且定时执行sentinel reset <master-name>,这样可以保证得到可用的slave。)。
2、redis sentinel 客户端只有在初始化的时候和切换主节点时候需要和sentinel节点集合进行交互来获取主节点。所以在设计客户端时候需要将sentinel 节点集合配置成发现服务。(sentinel下面master发生变化才通知客户端重新获取连接。即监控》通知
 
故障转移:
主观下线sdown:单个sentinel认为master挂了。告知其他sentinel节点检查该master。
客观下线odown:超过quorum个sentinel认为master挂了》使用Raft算法选举领导者sentinel进行故障转移
故障转移:下线当前master》选择slave-priority优先级高的slave节点提升为新主节点(slaveof no one)》其他节点执行slaveof 新主节点》告知client(client端的API订阅)
注意:下线后可能没有马上更新master的信息。可设置脚本sentinel reset <master-name> 。语句必须对所有sentinel执行。(因为可能老的主节点已死。但是sentinel把它列入为新主节点的从。所以如果要把这节点下线不用。一定要对所有sentinel reset <master-name> 。不然下次旧主节点起来依然被sentinel拉入作为从。)
 
相关命令:
sentinel monitor <master-name> <ip> <port> <quorum>  加入sentinel
sentinel remove <master-name> 移除master
sentinel client-reconfig-script <master-name> <script> 故障转移后执行的脚本 。参考故障转以后提供给脚本的对应参数。
sentinel masters 
sentinel master <master-name>
sentinel  slaves <master-name>
sentinel sentinels <master-name>  查看一个master的所有sentinels
sentinel flushconfig
sentinel reset   <master> 更新sentinel的信息。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ansky/p/963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