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的4个特性

innodb 的四个特性
insert buffer
innodb使用insert buffer"欺骗"数据库:对于为非唯一索引,辅助索引的修改操作并非实时更新索引的叶子页,而是把若干对同一页面的更新缓存起来做合并为一次性更新操作,转化随机IO 为顺序IO,这样可以避免随机IO带来性能损耗,提高数据库的写性能。
1.1 原理:
   a 先判断要更新的这一页在不在内存中。
   b 如果不在,则读取index page 存入Insert Buffer,按照Master Thread的调度规则来合并非唯一索引和索引页中的叶子结点.
Double write 
Double write 是InnoDB在 tablespace上的128个页(2个区)是2MB;
其原理:
    为了解决 partial page write 问题 ,当mysql将脏数据flush到data file的时候, 先使用memcopy 将脏数据复制到内存中的double write buffer ,之后通过double write buffer再分2次,每次写入1MB到共享表空间,然后马上调用fsync函数,同步到磁盘上,避免缓冲带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doublewrite是顺序写,开销并不大,在完成doublewrite写入后,在将double write buffer写入各表空间文件,这时是离散写入。
如果发生了极端情况(断电),InnoDB再次启动后,发现了一个Page数据已经损坏,那么此时就可以从doublewrite buffer中进行数据恢复了。
位于共享表空间上的double write buffer实际上也是一个文件,写DWB会导致系统有更多的fsync操作, 而硬盘的fsync性能, 所以它会降低mysql的整体性能. 但是并不会降低到原来的50%. 这主要是因为: 
1) double write 是一个连接的存储空间, 所以硬盘在写数据的时候是顺序写, 而不是随机写, 这样性能更高. 
2) 将数据从double write buffer写到真正的segment中的时候, 系统会自动合并连接空间刷新的方式, 每次可以刷新多个pages;
 
自适应哈希
MySQL的Heap存储引擎默认的索引类型为哈希
而InnoDB存储引擎提出了另一种实现方法,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InnoDB存储引擎会监控对表上索引的查找,如果观察到建立哈希索引可以带来速度的提升,则建立哈希索引,所以称之为自适应(adaptive)的。
自适应哈希索引通过缓冲池的B+树构造而来,因此建立的速度很快。而且不需要将整个表都建哈希索引,InnoDB存储引擎会自动根据访问的频率
限制
1.只能用于等值比较,例如=, <=>,in
2.无法用于排序
3.有冲突可能
4.Mysql自动管理,人为无法干预。
read-ahead预期
InnoDB read-ahead
InnoDB 提供了两种预读的方式,一种是 Linear read ahead,由参数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控制,当你连续读取一个 extent 的 threshold 个 page 的时候,会触发下一个 extent 64个page的预读。另外一种是Random read-ahead,由参数innodb_random_read_ahead控制,当你连续读取设定的数量的page后,会触发读取这个extent的剩余page。
 
InnoDB 的预读功能是使用后台线程异步完成的。InnoDB启动了innodb_read_io_threads个后台线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ansky/p/890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