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1部分新特性小结

【shared_ptr】

c++ 11模板库的<memory>头文件中定义的智能指针,即 shared_ptr 模板,用于自动释放 new 动态分布的内存空间。

只要将new运算符返回的指针 ptr 交给一个shared_ptr对象托管,就不必写 delete ptr 语句,托管 ptr 指针的 shared_ptr 对象在消亡时会自动执行 delete ptr。

shared_ptr 对象能像指针 ptr 一样使用,即 *shared_ptr 就是 *ptr。

当对shared_ptr进行拷贝和赋值操作每个shared_ptr都会记录它所指向对象的个数,一般称之为引用计数。

当进行拷贝操作时他们所指向的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会增加,一旦一个shared_ptr的引用计数变为0,它就会自动释放自己所管理的对象。

 

A* a = new A();

std::shared_ptr<A> sp(a); // *sp 等价于 *a

// delete a;

 

【static_assert】

编译时期的断言,因此叫静态断言。使用static_assert可以在编译时期发现更多的错误,用编译器来强制保证一些约束。

static_assert(expr,str);

其中expr为表达式,str为提示信息。当expr为true时,继续编译; 当expr为false时,中断编译,显示提示信息str。

 

const int a = add(3, 4);

static_assert(a == 8, "tongyishu"); // 报错:error: static assertion failed: tongyishu

 

【constexpr】

constexpr 为常量表达式,即在编译期可求值的表达式。

constexpr 可以用来修饰变量、函数、构造函数,一旦以上任何元素被constexpr修饰,就等同于告诉编译器:请大胆地将我看成编译时就能得出常量值的表达式去优化我。

 

constexpr int a = 3 * 4 + 8; // ok

constexpr int a = add(3, 4); // error

 

constexpr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constexpr int a = add(3, 4); // ok

 

【auto】

使用auto的时候,编译器根据上下文情况,确定auto变量的真正类型。

int a = 0;

int b = 0;

auto c = a + b; // c 的类型为 int

 

【for】

一个例子说明 for 循环的遍历用法:

int array[] = { 0, 1, 2, 3 };

for (auto a : array) {

  std::cout << a << std::endl;

}

 

【static_cast】

1. 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把int转换成char,把int转换成enum。
2. 用于类层次结构中基类和子类之间指针或引用的转换。
    进行上行转换(把子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成基类表示)是安全的;
    进行下行转换(把基类指针或引用转换成子类指针或引用)是不安全的。
3. 把void指针转换成目标类型的指针。

 

short s_val = 0;

int i_val = static_cast<int>(s_val);

 

【const_cast】

常量指针被转化成非常量指针,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常量引用被转换成非常量引用,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const_cast的作用是用来去除表达式里面的 const 限定。

 

const int var = 0;

// var = 1; 报错

int* ptr = const_cast<int*>(&var);

*ptr = 1;

 

【nullptr】

在 c++ 中 NULL 的定义如下: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endif

这样定义 NULL 的原因:c++ 是强类型语言,不能将 void* 类型的指针隐式转换成其他指针类型,而又为了解决空指针的问题,所以 c++ 中引入 0 来表示空指针

由于以上 NULL 的定义,在函数重载时会出现问题:

void myfunc(int var);

void myfunc(int* var);

而 nullptr 就是用来地解决这类问题:

myfunc(0); // int var

myfunc(nullptr); // int* var

 

【Lamda】

Lamda类似于匿名函数,在使用 c++ 的 STL 时往往会用到大量的函数对象,为此要编写很多函数对象类,有的函数对象类只用来定义了一个对象,而且这个对象也只使用了一次,编写这样的函数对象类就有点浪费。
对于只使用一次的函数对象类,能否直接在使用它的地方定义呢?Lamda 表达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Lamda表达式的定义:

[要捕获的外部变量](参数列表)->返回值{语句块}

[=](int x, int y)->bool{return x < y;}

 

Lamda表达式的使用:

int a[4] = { 0, 1, 2, 3};

sort(a, a + 4, [=](int x, int y)->bool{return x < y;});

 

int a = 0;

int b = 1;

auto func = [=](int c) {

return a + b + c;

}

std::cout << func(2) << std::endl; // 输出 3

 

[]               什么也没有捕获
[a, &b]      按值捕获a,按引用捕获b
[&]            按引用捕获任何用到的外部变量
[=]            按值捕获任何用到的外部变量
[a, &]        按值捕获a, 其它的变量按引用捕获
[&b, =]     按引用捕获b,其它的变量按值捕获
[this]         按值捕获this指针

 

【内联函数】

内联函数的定义:在返回值之前加上inline关键字。

inlin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内联函数和普通函数的区别在于:当编译器处理调用内联函数的语句时,不会将该语句编译成函数调用的指令,而是直接将整个函数体的代码插人调用语句处,就像整个函数体在调用处被重写了一遍一样。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ngyishu/p/1304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