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牌照:谁在布局?

多路资本争夺公募基金牌照

除了太平资产之外,险资今年对于公募牌照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太保有意从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手中受让国联安基金公司的部分股权。中国太保在随后的公告中承认确与国泰君安就该事项进行意向性接触,但截至公告发布时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今年5月底华泰保险投资的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保监会批准设立。安邦保险也在今年1月选择独立出资5亿元设立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月安邦人寿已正式向证监会递交旗下全资子公司安邦基金的设立申请。

保险并不是唯一对公募牌照虎视眈眈的资本,券商系中,湘财证券、太平洋证券去年也先后分别递交了设立湘财基金、太平洋基金的申请。信托公司中,海航集团旗下渤海国际信托与海航投资集团,以及自然人袁长安2014年12月31日拟发起设立本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2月西藏信托作为第一大股东拟发起设立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此前一直困扰行业的“公奔私”现象,今年也出现罕见的“回流”,根据证监会最新的公告显示,昔日的华安名将王国卫在私募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之后也重投公募怀抱,准备设立一家名叫富汇基金的公募基金公司,根据公示信息,富汇基金向证监会提交的申请材料于7月26日被接收。

原债券私募大佬杨爱斌控股的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期获批。有着相同私募背景的凯石、重阳、博道等公司的公募基金公司目前还在待批中。

除传统金融机构外,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对公募市场跃跃欲试。比如,在候批名单中有天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东方财富网于去年11月17日提交申请设立的,目前停留在补正材料阶段。苏宁基金也于今年7月22日提交了申请材料,7月29日进入补正日。

据悉今年以来,已有汇安基金、先锋基金等6家公募基金公司先后获证监会核准设立。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4家,公募基金资产合计7.95万亿元。如果算上正在排队的31家,公募管理公司将扩容至135家,基金行业又将迎来一波扩容潮。

大资管时代全牌照诱惑

对于各路资本逐鹿公募行业的现象,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原因很简单,就是“有钱可赚”。随着大资管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布局公募也成为重要一环。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令华评价:以往也有资金进军公募基金领域的愿望,只是今年特别强,不论是券商、信托,还是保险、私募都摩拳擦掌。一是因为资产荒下,资本本身也需要找个出口,此时获取金融全牌照的愿望较强;二是目前行情不好, 其他资管行业靠业绩提成的路径几乎被堵死,而公募行业稳拿管理费的方式则因旱涝保收成为被羡慕的对象。“虽然公募基金也离不开靠天吃饭的宿命,但是稳定的管理费一直被其他机构所垂涎,因此熊市时介入,牛市时厚积薄发,应该也是上述希望进军公募基金版图的机构共同的愿望 ”。第三则是,目前公募可以让个人股东介入,股权灵活,激励机制相比之前变得更有弹性,因此吸引到了更多的人才加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钱景财富CEO赵荣春还补充到,政策上也给出绿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7月15日表示,为进一步深化公募基金行业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证监会调整了基金公司的设立审批程序,由现行的申请人先组建公司再申请证监会审批设立,改为由证监会先批准设立,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检查后再组建设立。

事实上,2015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也让资本看到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前景。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截至2015年末,公募基金个人有效账户数达到1.88亿户,85%的基金账户资产规模在5万元以下。目前公募基金在资管业的占比规模最大,为21.99%。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泓然表示,公募基金行业应该说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目前公募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3000只,种类繁多,几乎涉及了各个投资领域。品种虽然多,但管理的水平却参差不齐,一些基金公司的投研水平迟迟跟不上,产品长期处于垫底的位置,最终都要被市场淘汰。今后对于这类中小型基金公司有两条路可以走,或者通过引进人才壮大规模,或者通过变卖股权引入更强的投资人。

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3000余只公募基金总净值规模为7.96万亿元,平均规模超过25亿元。但剔除掉230只货币基金4.23万亿元的规模后,非货币公募基金总净值规模仅3.73万亿元,平均规模仅为13.11亿元,再创新低。共有229只基金净值规模跌破5000万元清盘红线,占基金总数的7.5%。

公募基金牌照:谁在布局?

    今年以来,已有3家PE机构申请成立公募基金公司,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也在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公募行业的新进入者们大多资源充足,保险的客户、PE的资金、券商的专业,可以说比现有基金公司有更多优势,基金公司能否保住现有的地位,还要看谁真正有核心竞争力。

    在基金公司越加重视专户及子公司业务、视公募业务为鸡肋的同时,券商、PE、保险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则在积极申请公募业务牌照。

    越来越多资管机构的加入,无疑将使公募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有一种声音说,基金业的“拼爹”升级了。

    公募牌照成了草?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股权变动有加剧之势。华夏、天弘、广发、东吴等基金公司先后完成了绝对控股权转让,而长安、纽银西部、江信、道富等中小基金公司则因各种原因导致原股东出让股权。

    股权转让背后,是不算好看的规模数据。据天天基金网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募基金规模低于100亿元的基金公司达到43家,低于50亿元的达33家,分别占93家基金公司的46%和35%。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公募基金行业目前面临诸多难题,除了销售难、人才缺以外,公募产品的同质化也遭市场普遍诟病。

    事实上,公募基金的处境颇为尴尬。虽然已发展多年,但公募行业并没有有效积累,客户都在银行手中,销售由银行说了算,而人才频频流失,基金公司成为资管行业的黄埔军校。同时,公募业绩差、规模缩水、盈利不佳、人才流失、股东抛股等负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行业士气也有些低迷。一时间,似乎公募沦为一根草,不受待见。

    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副总经理对此表示,以前基金公司数量不多,不论业绩如何,基本上都无生存之忧,但任何行业,仅靠政策保护和垄断获益,长期看一定会脱离客户需求,变得僵化、臃肿。

    不过,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公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模式是非常好的盈利模式,不能因为某几家基金公司做不好,就认为整个行业不值钱。凯石工场副总经理张剑辉认为,虽然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激烈,但是也谈不上饱和,不应该悲观。

    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卖则必有买,如果说老股东转让股份是心灰意冷,那么接盘者则是信心满满地看多。

    谁在布局大资管?

    与行业内的颓废不同,越来越多的资管机构看上了公募基金牌照。今年以来,已有3家PE机构申请成立公募基金公司,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也在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多位人士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抢入公募领域是为了布局金融控股集团,打通金融行业上下游,弥补现有行业缺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深入,“得屌丝者得天下”,公募基金领域正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各家战略高度不同。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管是给自己理财,公募基金是给大众理财,保险资管申请公募牌照,可实现资管全覆盖,为保险客户提供一揽子理财解决方案,此外,保险公司庞大的销售体系也有助于规模增长。

    PE机构则是为了将服务群体从高净值客户延伸到更广。一位PE合伙人对记者表示,PE定向募集的大客户有限,起始资金高,投资周期长,募集难度可想而知,而如果拥有公募牌照,就可以公开宣传和募集,筛选出不同等级的客户。同时,PE机构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尽职调查及风险控制的经验可以弥补公募基金的不足。

    券商资管布局金融产业链的步伐也在提速。新《基金法》将券商大集合业务定性为公募基金,一家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如果不进军公募基金,几十亿规模的存续产品到期后就没有办法解决,大集合业务也无法展开。

    相较而言,证券投资私募机构对于公募牌照兴趣较淡。多位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虽然具备发行公募基金的能力,但目前并没有这个打算。

    机遇大于竞争

    公募行业的新进入者们,大多资源充足,保险的客户、PE的资金、券商的专业,可以说比现有基金公司有更多优势,基金公司能否保住现有的地位,还要看谁真正有核心竞争力。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总经理表示,资产管理领域远没有饱和,新进入者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有助于行业更好的发展。

    上述券商系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也表示,这些机构在渠道、客户维护、产品设计方面的好的做法,将推动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朝着更贴近客户需求的方向发展,对基金行业走出2008年以来的低迷有积极作用,基金公司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和更富有活力。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其他金融机构的加入,将倒逼基金公司更贴近市场,也更加注重成本和效率。

    不过,基金公司基层销售人员对此有些忧虑,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有限,维护渠道的成本已经很高,新基金公司的加入将导致销售竞争更加激烈;另外,基金经理投研能力提升缓慢而基金公司数量增长加快,将使得人才竞争加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640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