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凸函数的一个等价形式的应用

UPD on 2021/2/10 :
想到可能因为年代过于久远,2014年集训队论文中的一个小结论要找的话稍微有点麻烦,这里直接挂出来算了。

前置芝士:

[上凸函数 Leftrightarrow forall x_{1},x_{2} in 定义域,f(frac{x_{1}+x_{2}}{2}) geq frac{f(x_{1})+f(x_{2})}{2} ]

注:这个上凸定义不严谨,极端情况下一些直线也会被这个定义定义为上凸的。
应用:
1.

[large 极值点左偏 Leftarrow 1阶导上凸 Leftarrow 3阶导 leq 0 ]

右边的等价符号显然,只论证左边的推导符号。
(1)阶导上凸 ( ightarrow forall x_{1},x_{2} in) 定义域,(f'(frac{x_{1}+x_{2}}{2}) geq frac {f'(x_{1})+f'(x_{2})}{2})
假设(x_{1}),(x_{2})是关于极值点对称的两个点,就有: (0 geq frac{f'(x_{1})+f'(x_{2})}{2})
(f'(x_{2})<-f'(x_{1}))
从图像的角度理解,就是从极值点往两边,左边的函数值始终比关于极值点对称的右边一点的下降速度更快。
借鉴高中物理微元法(其实就是定性分析)可得,
若该极值为极小值,则(f(x_{2})<f(x_{1})),要找一个值(x_{3})满足(f(x_{3})=f(x_{2}))的话,就有(x_{2}+x_{3}>2x_{0})
其他情况同理分析。
2.2014集训队论文 余行江《矩阵命题报告》
这篇论文中提到了一个结论:
如果对于一张完全二分图,建立源汇,源向左边的 (n) 个点连容量为 (1-k) ,费用为 (0) 的边;左边的每个点和右边的每个点都连容量为 (inf) ,费用为(a_{i,j})(随意)的边;右边的每个点向汇连容量为 (1+k) ,费用为 (0) 的边。那么,这张图的最大费用流是关于k的上凸函数。
证明:
首先根据上凸函数的性质,我们要证的就是,(forall x_{1},x_{2} in [-1,1]),若当(k=x_{1},x_{2})时的最大收益为(f(x_{1}),f(x_{2}))时,则(f(frac{x_{1}+x_{2}}{2})geq frac{f(x_{1})+f(x_{2})}{2}),也就是对于(k=frac{x_{1}+x_{2}}{2}),存在一种方案使得收益不小于(frac{f(x_{1})+f(x_{2})}{2})
这个是可以根据(f(x_{1}))(f(x_{2}))的方案构造出来的,把两个方案在二分图中间的每条边的流量缩减到一半,再拼起来,收益是(frac{f(x_{1})+f(x_{2})}{2}),而且满足二分图两边关于流量的限制。

个人觉得上面的第二个应用开拓了一种新的证明思路,在对一些打表或猜测得出的结论的证明中可能会有一些作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hedreammaker/p/1479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