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结构总结一

全文建议:30-40篇参考文献,6-8个图,1-3表,<3000词。

一、题目

1.12~15个词,顶多18个词。

2.6个特点:specific、short、impressive、familiar、accurate、frirendly。

3.不要出现生僻字。

4.“a study on”、“investigations of”不需要出现,不像中文,题目有xxxx的研究,不用写出研究。

5.避免使用:novel、the first等词。

二、摘要:

1.结构:objective/Aim(研究背景、目的,一句话说明) —— methods —— results (重要可以通过数值体现出来,数值更多吸引读者) —— conclusions (结论,一句话即可)。

2.Self-evident(自明性):有缩写的单词一定要定义,在摘要部分。

3.Concise(简明):word limit(250个词左右)、avoid useless words、No speculation ——无意义的词删掉、推测主要写在discussion部分,不要写在摘要部分。

4.Impressive:重要的实验细节、重要的数据要体现出来。

5.Inclusio(首尾呼应):

a、目的和结论要呼应:目的提出问题,结论就要回答这个问题;目的提出一个假说,结论就要验证这个假说。

b、方法和结果要呼应:方法部分提出了5个研究指标,那么结果要给出相应的5个研究指标的结果体现出来。

c、目的和方法要呼应:

d、结论和结果要呼应:

6.Consistent(一致):摘要的数据和正文的数据要保持一致,注意核查。

三、引言:(已知90%、提出问题10%)

1.结构: (1)what is known. 什么是已知的; (2)what is unknown 什么是未知的。 (3)问题/目的是什么。 (4)要做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假说。   由大背景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大——小。

2.第一句话要引人入胜、精炼。

3.第一部分(what is known):宽、大的领域。(1)背景介绍不宜过长,短一点 (2)问题从宽到窄,由大到小引出重点 (3)重要关键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第二部分(what is unknown):这个是引言部分的核心。(1)gap 未知是什么 (2)通过 evidence 来清楚说明the unknown是什么 ,xxx研究什么(前人的研究)  (3)评价、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有哪些还没有做——推出我们要做的。

5.第三部分(what is aim):研究目的——因为.......是未知的,所以,我们要研究什么。

6.引言部分的参考文献:

(1)关于主题的、有争议的文献;(2)评价、分析别人文献时:不能只说xxx干嘛,要分析这文献说明了什么问题,和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3)文献的排列顺序:(a)按时间排序;(b)按研究方法排序,方法1,xxxx ;方法2,xxx。(c)按观点排序。  (4)up to date够新的文献,不宜老文献太多 ,老文献够经典可引用。(5)评价 别人文献要客观,不要过分贬低。

7.单词缩写:(1)如果在文中使用很多次,那么第一次出现要被定义(写全称+(缩写))。(2)如果摘要已经引用了缩写单词,那么正文中出现,正文中的第一次也要再定义一次(相当于定义两次)。(3)所有人都已知对的缩写,可以不定义,如DNA、RNA。   

8.转折:常用词是 However,比较少用 while、but、Nevertheless。

9.和:and、as well as 、or

(1)不能用以上三个词开始一个句子。(2)and: A and B are....  谓语是复数,A和B一样重要。(3)as well as : A as well as B   is...........A比B重要,谓语由B决定的。(4)or:A or B is .....     A与B不重叠,谓语由A决定。

10.Because、Because of 、due to、as 、since、for 、thanks to、owing to

(1)Because +从句  ,Because of / due to +短语  ,Because (of)因果关系式比较强烈。(2)as 、since 比较口语化,书写较少。 (3)for 不能用于写作中做“因为”的意思,这个口语化,avoid using “for”。

11.Also 、too:Also用得较多,too口语化。

12.It’s、you’re、don’t等词要打开,不用合并写,这个是口语化。

13.未知的程度用词:

unknow(未知):报道很少,研究很少,完全不知道。

unclear(不清楚):已有相关报道,具体问题不清楚。

uncertain(不确定):同上。

controversial / under debate (有争议):观点有正反两面。

to be elucidated(被说明):已经有报道,但是具体机理未知。

to be confirmed(被验证):同上。

14.研究、探究

research:大的领域

investigate:

study:使用较多,表研究

report:

15.表示研究目的:

explore:开创性研究

investigate:中性(使用较多)

determine:研究.....的作用/影响(effect)

evaluate:评估........=assess

identify:确定

compare:比较

verify:(核实)

comfirm:确认

validate:验证

四、方法和结果

1.方法:精准、细节(可供别人follow)、方法和结果要一致(5个研究指标——5个研究结果)

2.结果:

(1)以图和表体现出来——大量数据 ;在正文中,只描述比较重要的数据,其他不用。 (2)小标题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3)adverse event(不利事情)、unexpected results 要如实报告出来,不用回避。

(4)这部分的参考文献不用要求很新,比如一些经典的文献,引用计算公示等。

(5)数字:(a)句子的开头用字母,不能用数字开头。(b)句中,<10的数字,后边没有跟单位(如mg、ml 等),也不表示时间(days 、min),那就使用字母,不用数字。(c)大于10,或带单位或表示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

(6)如下:可以用as follows、as following、as below;不可以用:as followings。

(7)描述结果时:significant、obvious、remarkable、noticeable、evident。

(8)包括、例如:including、such as 、i.e. 、e.g. 、and so on 、etc.(表示等等) 、et al.(用于人名后)  

(9)结果部分不能写如图1所示,(与中文不同)。

五、讨论(对结果的解读):

1.结构:(1)根据我们的结果总结出 our key finding  1, 2 ........(对比前人的研究)  (2)我们的局限性limitation   (3)conclusions

2.第一部分(key finding):我们的结果——重要发现——对比前人研究——突出我们的的重要性(key finding)。

3.第二部分(limitation):(1)和前人的观点、结果不一致——揭示背后的机理、原因,进而推测、猜测    (2)局限性要写——体现出我们的严谨性,千万不要回避,实事求是。

六、结论 conclusions

结论部分摘自:https://mp.weixin.qq.com/s/ClI649izPG1ZZqRLBWNviA

1.写作内容
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并可提出建议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因此,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
(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
(4)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这点应是必不可少的。
2.注意事项
在对结论的内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用语应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语,以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2.不能用抽象和笼统语言
一般不单用量符号,靠谱SCI论文润色,而宜用量名称,比如,不说“T与p呈正比关系”而说“××温度与××压力呈正比关系”。
3.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如果得出的结果的要点在正文没有明确给出,可在结论部分以最简洁易懂的文字写出。
4.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不必自我评价
如用“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等语句来作自我评价。成果到底属何种水平,读者自会评说,不必由论文作者把它写在结论里。
5.不要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样的行文
总的来说,作者在写结论时,要记得把握好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另外,在写作格式上,要严格按照内容要求分层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3)等,每条成一段。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整个为一段,用几句话说明。

 sci资料链接,有需要可以下载:

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B8OLcvvV9bqCmaIl5tspA 
提取码:ki3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_6ABT8lY19EfZC_DQglxA 

提取码:xgnc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ysu/p/1355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