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理论

以下内容改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数学分析p289
一、构造原则

预备定理
【阿基米德有序域】
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集合F定义为有序域

1.F是域

在F上定义了加法“+”和乘法“”,使得F中任意元素a,b,c满足: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关于加法的分配率:a
(b+c)=ab+ac

在F中存在以下元素:
(【零元素】在F中存在一个元素“0”,使得对F中任一元素a,有a+0=a,则称“0”为"零元素";)
(【反元素】对每一个元素ain F,有一个元素(-a)in F,使得a*a^{-a}=0, 则称-a为a的"反元素"。)
(【单位元素】在F中存在一个元素e,使得对F中任一元素a,有a*e=a,则称e为单位元素;(注意,不要跟无理数e混淆))
(【逆元素】对每一个非零元素ain F,有一个元素a^{-1},使得a+(-a)=0,则称a^{-1}为a的逆元素。a与a^1互为逆元素;)

2.【有序域】
满足以下性质的域,定义为 “有序域”;
在F中定义了序关系“<”具有如下(全序)性质:
【传递性】对于F中的元素a、b、c,若a<b,b<c,则a<c;
【三歧性】F中任意两个元素a与b之间,以下三种关系,必居其一,也之居其一:
a<b,a=b,a>b
这里a>b,就是b<a
序与加法、乘法运算结合时,有如下性质:
加法保序性:若 a>b,则对任何cin F,有 a+c<b+c;
乘法保序性:若a<b,c>0,则 ac < bc

3 F中元素满足阿基米德性
【阿基米德性】
对F中任意两个正元素a,b,必存在自然数n,使得 na > b;
注意:a,b必须是正元素。
(另,设a=frac{1}{N},则存在n,有 n*frac{1}{N}>b;)

有理数集合Q是满足上面条件的阿基米德有序域,现在要从有理数出发,构造一个新的有序集,包括有理数和新数,并具备如下特征
1,是阿基米德有序域,
2,具有完备性,即:使得确界原理成立;
该新数集,称为【实数】
实数的构造法有,戴德金分割,康托尔的基本列说,区间套说,等;

二、分析
【完备性】
如果一个有序域能使 “确界原理” 成立,则称其为具有“完备性”;
有理数域Q不是完备的有序域,现在从有理数出发,构造一个具有完备性的有序域R;

下面讨论,假设这种域存在,那么应具有哪些性质。

引理1 一个有序域若具有完备性,必有 “阿基米德性”;(因为a的任意性,所以相当于a*N可以取到任意数值。)
证:假设不具有阿基米德性;
(即forall alpha,eta in 域中正元素,集合{na}中没有任何一项>b)
(则eta为集合{na}的上界)
(因题设“确界原理”成立,故exists 上确界lambda,对一切自然数n,有lambda geqslant n*alpha,)
(且exists n_{0},有n_{0}*alpha >lambda - alpha)
(移项:n_{0}*alpha + alpha > lambda)
(即: (n_{0}+1)*alpha>lambdaquadquad(1))
(而 (n_{0}+1)*alpha 是{n alpha }中元素,而lambda是{nalpha}的上确界,矛盾)
或者:
(因为(n_{0}+2)*alpha是{na}中元素,lambda是{na}上确界故:)
((n_{0}+2)leqslant lambda)
(结合(1)式,有(n_{0}+2)leqslant lambda < lambda(n_{0}+1))
(可得:(n_{0}+2)alpha< lambda(n_{0}+1)alpha)
(可得:alpha<0,与假设alpha为正元素矛盾)

(【几何分析】根本原因在n*alpha无界,如果有确界,那么最靠近确界的那个n*alpha可以跟确界无限接近,而下一个元素(n+1)alpha)
(的距离是固定的,当然会超过这个确界lambda)

(引理2quad 一个有序域,如果具有阿基米德性,则它的有理元素必在该域中稠密。即在该有序域中的任意两个不同元素)
(alpha和eta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有理元素(从而存在无穷多个有理数))
(【分析】)
(注意,不能用frac{alpha+eta}{2}存在于alpha和eta之间来证明,因为alpha和eta未必是有理数,故frac{alpha+eta}{2}也未必是有理数)
(设alpha和eta是域中两个不同元素,且alpha<eta)
(思路分析:如下图,根据阿基米德性,可知alpha和eta之间的差,大于一个frac{1}{N})

(推导过程:因为eta > alpha ,故eta-alpha>0,根据阿基米德性,存在N,使得:N(eta-alpha)>1)
(即quad eta-alpha>frac{1}{N})
(设d=frac{1}{N})
(在集合{nd,nin N^+}中,由阿基米德性,存在某项nalpha>alpha,设其中第一个大于alpha 的项为n_{0}alpha)
(即n_{0}d>alpha)
((n_{0}d-d)<alpha quadquad(1))
(下面证明n_{0}d<eta)
(用反证法,假设n_{0}d<eta)
(因为eta>alpha,而n_{0}d>eta,故n_{0}d-alpha>eta-alpha)
(而eta-alpha>d,故n_{0}d-alpha>d)
(可得:n_{0}d>d+alpha,即quad n_{0}d-d>alpha)
(与(1)式矛盾)
(故有:alpha<n_{0}d<eta,且d=frac{1}{N},n_{0}d为有理数)
(即,n_{0}d即为alpha与eta之间的有理数)

(下面研究,R中新数,即非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设alphain R,但是alpha otin Q)
(则forall gamma in Q,或者gamma>alpha,或者gamma<alpha,二者必居其一)
(设quad A={gamma|gammain Q,且gamma<alpha},)
(quadquad A'={gamma|gammain Q,且gamma>alpha})
(此时A和A'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A和'皆不空;)
(2、Acup A'=Q)
(3、若ain A,a'in A',则a<a')

(【定义1】)
若A,A'是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集合,则称序对(A,A')为Q的一个分划,A称为该分划的下类,A'称为该分割的上类。

对于Q的分划只有下面三种:
(第一种:上类有端分划)
(quadquad forall gammain Q, A={x|xin Q,x<gamma},A'={x|xin Q,xgeqslantgamma})
(第二种:下类有端分划)
(quadquad forall gammain Q, A={x|xin Q,xleqslantgamma},A'={x|xin Q,x>gamma})
(以上两种称为有端分划, )其中:( )上类有端分划的上类有最小值,下类没有最大值;( )下类有端分划的下类有最大值,上类没有最小值;( )注:由引理2,不存在上类有最小值,下类有最大值的分划。否则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有无穷多有理数。$
(第三种,无端分划,即:上类没有最小值,且下类没有最大值)
(例如:)
(A={x|xin Q, x<0,或者x^2<2})
(A'={x|xin Q,x>0且x^2>2})
(下面证明,在上面这个分割中,A没有最大值,A’没有最小值)
(forall x>1且x^2<2时,如果某个数为x+h,如果满足(x+h)^2<2,这个数x+h就介于x和sqrt{2}之间)
(因为h<1,(x+h)^2=x^2+2xh+h^2<x^2+2xh+h)
(如果要求上式<2,即:x^2+2xh+h^2<x^2+2xh+h<2)
(即:h<frac{2-x^2}{2x+1})
(满足上述条件的x+h即是比x更小的值,所以A没有最大值)
(类似,设x>0,且x^2>2,则对任何满足0<h<1)
(如果要求(x-h)^2>2,即quad x^2-2xh+h^2>2)
(而x^2-2xh+h^2>x^2-2xh)
(需x^2-2xh>2即可)
(即quad h<frac{x^2-2}{2x}即可)
(故,A'没有最小值)
(\)
(第三种分划的存在,说明有理数虽然稠密,但是有空隙,sqrt{2}就填补了上例的空隙)
(\)
(前面由新数alpha 分割成的A和A'如下,)
(A={x|xin Q,x<alpha},A'={x|xin Q,x>alpha})
(如果A有最大值,A'有最小值,则这两数之间没有任何有理数,与引理2矛盾)
(所以该分划属于无端分划。)
(且A与A’之间只有alpha一个新数,否则,如果有两个新数,则alpha与该新数之间没有任何有理数,与引理2矛盾)
(可知,该分划唯一确定了一个新数,且该新数也唯一确定了一个分划)
(即,分划与新数一一对应)
(\)
三、分划全体所构成的有序集
对每一个Q的第三种分划,都定义为一个新数,因为该分划与新数一一对应,所以把分划本身直接当成新数。
【注意:是对“有理数Q”的每一个第三种分划】
(\)
【定义2】
(Q的分划的全体称为分划集,以R表示,其中第一种分划和第二种分划看做同一种分划,即由同一个r产生的分划(即,以r作为分割点,或分割数字),)
(称为“有端分划”,并用r^*记这个分划,第三种分划称为“无端分划”)
(无论有端分划还是无端分划,都有小写字母表示,如alpha=[(A,A'))
(由于任一分划均由其上类,下类中的任何一类完全确定,因此,给定分划的一个类,也就完全确定了该分划。)
(戴德金定理)
设A与A'是R的子集,满足如下条件:
(1、A与A'不空;)
(2、Acup A'=R)
(3、若alpha in A,alpha'in A',则alpha<alpha')
分划A和A'的这个数,或者是下类的最大值,或者是上类的最小值;
即,或者上类有端,或者下类有端,即,或者上类有最小值,或者下类有最大值。
证明:(改编自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
(设产生这一分划的数为eta,因为eta in R,则eta必然属于A或者A'.)
(若属于A,则eta必为A中最大值,否则,如果存在r,有eta<r,则根据上面第三条,rin A',与rin A矛盾)
(同理,若eta in A',则必然是A'最小值)

【实数的完备性定理】
(设M为R的一个有上界的子集,则M必有上确界。即,M在R中全体上界所组成的集合有最小元。)
(【证明】)
(设M在R中全体上界组成的集合为A',设A=R\A',则(A,A')是R的一个分割。)
((forall rin R,r或者是M的上界,或者不是,二者必居其一))
(根据戴德金定理,或者A有最大值,或者A'有最小值。)
(因为A中没有M的上界,故forall a in A,exists min M,有a<m)
(由实数的稠密性可知,存在a_{1},有a<a_{1}<m)
(故A中无最大值,则,根据戴德金定理,A'中必有最小值)
(而上界中的最小值,就是上确界)
注意:这个上确界有可能属于M。例如M={1,2,3,4,5},上确是所有大于等于5的实数,
上确界是5,5包含在A'中,因为上确界属于上界

(小引理:设b>a>0,k>0,exists nin N^+,有a+nk>b)
【证明】
(因为b>a,故b-a>0,由阿基米德性,exists nin N^+,使得nk>b-a)
(故:a+nk>b)

(引理3 对任何Q的分划(A,A')及任何有理数k>0,存在ain A,a'in A',使得a'-a=k)
【证明】
(设cin A,c'in A'.由阿基米德性,在等差数列{a+nk}中存在某项>c')
(设第一个大于c'的项为n_{0}k,如果(n_{0}-1)k属于A,则(n_{0}-1)k和n_{0}k即为所求的a和a')
(否则,考察{n_{0}-2}k是否在A内,直到符合条件,即为所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rongdady/p/1352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