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分层体系结构:分层体系结构

ylbtech-架构-分层体系结构:分层体系结构

分层体系结构指的是将系统的组件分隔到不同的层中,每一层中的组件应保持内聚性,并且应大致在同一抽象级别; 每一层都应与它下面的各层保持松散耦合

1.返回顶部
1、
2、
2.返回顶部
1、

分层思想

分层是基于面向对象上的,是更高层次上的设计理念。 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与模式。这些思想和模式凝结了无数程序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软件开发领域的精华。这其中有很多思想对分层架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将描述一下对本文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的思想以及本架构遵循的原则。 
 

特点

 

分层架构的优点

(1)开发人员的专业分工,专注理解某一层。 由于某一层仅仅调用其相邻下一层所提供的程序接口,只需要本层的接口和相邻下一层的接口定义清晰完整,开发人员在开发某一层时就可以像关注集中于这一层所用的功能和技术。
(2)可以很容易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只要前后提供的服务(接口)相同,即可替换。 系统开发过程中,功能需求不断变化,我们可以替换现有的层次以满足新的需求变化。
(3)降低了系统间的依赖。 比如业务逻辑层中的业务发生变化, 其他两层即表现层以及数据访问层程序也不需要变化。 这大大降低了系统各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复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功能程序组件,将已经辨识的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层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保证新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将重点集中于辨识和实现应用系统特有的业务功能, 最终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提高系统的质量。
 

分层架构的弊端

(1)级联修改问题。 一些复杂的业务中,由于业务流程发生变化,为了这个变化所有层都需要修改。
(2)性能问题。 本来是直接简单的操作,现在需要在整个系统中层层传递,势必造成性能的下降,同时也加大的开发的复杂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分层架构设计有许多优点同样存在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权衡利弊关系,选择一种符合实际项目的最佳方案。
 

应用

(1)数据库系统的分层设计。
(2)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3)操作系统分层体系结构。
 

举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实现开放系统互连所建立的通信功能分层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其目的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连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这里所说的开放系统,实质上指的是遵循OSI参考模型和相关协议能够实现互连的具有各种应用目的的计算机系统。
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发展的产物。它的基本内容是开放系统通信功能的分层结构。这个模型把开放系统的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从邻接物理媒体的层次开始,分别赋于1,2,……7层的顺序编号,相应地称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的功能是独立的。它利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为其上一层提供服务,而与其他层的具体实现无关。这里所谓的“服务”就是下一层向上一层提供的通信功能和层之间的会话规定,一般用通信原语实现。两个开放系统中的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和约定称之为协议。通常把1~4层协议称为下层协议,5~7层协议称为上层协议。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操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9、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10、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2、
3.返回顶部
 
4.返回顶部
 
5.返回顶部
1、
2、
 
6.返回顶部
 
warn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orebook/p/1160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