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的属性

    最近在读信息简史,觉得在非情感方面,人脑和电脑的日常活动是相似的,都是在处理信息,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输入,经过一定的处理产生不同种类的输出。把人脑比作CPU,日常任务比作进程和线程,人的任务处理效率往往不如计算机。我们可以借鉴计算机领域在这方面多年的沉淀,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陪陪家人、朋友和孩子,出去旅游看世界啥的。

    我煮个栗子。当你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时候,比如你要学英语,要学java变成,要学炒股,为了合理安排时间,让你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任务,并且得到最好的效果,你需要了解每件事情的属性。从计算机的线程和进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提取出来任务的以下几个属性:

  1. 时间属性。这件事是需要在大块时间里做,还是可以分解成小块时间做的,是适合上午做、下午做还是晚上做。比如学习专业知识就适合大块时间,而英语可以花小块儿时间来做。不同时间的效率也不一样,因人而异。
  2. 优先级属性。也就是任务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优先级,或者你自己定义的更多级别的优先级。比如你觉得学习java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月入三万,而打游戏看电视只是为了一时的娱乐消遣,那你就把学习java的优先级设置的高一些,没事儿就少打点游戏。
  3. 紧急程度。事情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是要求1个小时完成的,还是可以用上1个月的时间慢慢来做的。比如明天要交一个paper,而你负责的网站项目要求一个月之后上线,那么肯定先把paper搞定啊。
  4. 难度属性。任务对我来说是不是可以完成的,完成这个任务对我来说难度如何。了解事情的难度有助于我们合理的安排任务的精力分配和时间分配。比如我要学好英语写作,难度还行因为我英语底子好,但是你让我学阿拉伯语,我就有点醉了,那个完全零基础,对我来说会比较难,那我可能花费的精力就会更多。
  5. 反馈周期。反馈周期长的任务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而且在任务完成之前,你所得到的反馈会比较少,除非完成了它,否则你很难看到任务所达到的效果。反之同理。如果反馈周期很长,那么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可能会缺乏动力,这就需要你调整自己的预期,或者设立里程碑来帮助自己完成它。比如学习html,一个晚上你就可以写出来一个漂亮的网页了,而学习一门外语想要写一篇论文,那可能要花费你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打游戏的反馈周期就很短,所以我们才愿意乐此不疲地去玩,道理是一样的。
  6. 中断周期。如果我们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被别的事情打断了,我们忙完了另外一件事再回来继续做这个事,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我们不能继续从中断的地方开始而是要从头开始的话,那么这段时间就是中断周期。中断周期短的事情,我们最好不要去打断它,否则重头再来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了解中断周期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任务的时间分配,提高效率。比如你看一本新小说,中间放下了半年没看,再拿起来的时候你已经忘记之前讲的啥了,还得从头再预习一下。
    了解了任务的属性,我们在安排任务分配和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于一些变化也能根据不同任务的性质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了效率和时间利用率。时间可是我们最宝贵也是人人公平的财富,能利用好时间做好事情,岂不是好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ill-waters/p/460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