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

缓存分为:1.dns缓存;2.内存缓存;3.浏览器缓存
1.dns缓存:主要就是在浏览器本地把对应的 IP 和域名关联起来,这样在进行DNS解析的时候就很快。

2.内存缓存:从优先级上来说,它是浏览器最先尝试去命中的一种缓存。
从效率上来说,它是响应速度最快的一种缓存。
内存缓存是快的,也是“短命”的。
它和渲染进程“生死相依”,当进程结束后,也就是 tab 关闭以后,内存里的数据也将不复存在

3.浏览器缓存也叫Http缓存,分为强缓存和协商缓存。优先级较高的是强缓存,在命中强缓存失败的情况下,才会走协商缓存。
1.强缓存是利用 http 头中的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两个字段来控制的。
强缓存中,当请求再次发出时,浏览器会根据其中的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判断目标资源是否“命中”强缓存,
若命中则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不会再与服务端发生通信。
实现强缓存,过去我们一直用expires。
当服务器返回响应时,在 Response Headers 中将过期时间写入 expires 字段。
如:expires: Wed, 12 Sep 2019 06:12:18 GMT

expires 是一个时间戳,接下来如果我们试图再次向服务器请求资源,浏览器就会先对比本地时间和 expires 的时间戳,
如果本地时间小于 expires 设定的过期时间,那么就直接去缓存中取这个资源。
从这样的描述中大家也不难猜测,expires 是有问题的,
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本地时间”的依赖。
如果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时间设置可能不同,或者我直接手动去把客户端的时间改掉,那么 expires 将无法达到我们的预期。
考虑到 expires 的局限性,HTTP1.1 新增了Cache-Control字段来完成 expires 的任务。
expires 能做的事情,Cache-Control 都能做;
expires 完成不了的事情,Cache-Control 也能做。
因此,Cache-Control 可以视作是 expires 的完全替代方案。
在当下的前端实践里,我们继续使用 expires 的唯一目的就是向下兼容。
如:cache-control: max-age=31536000
在 Cache-Control 中,我们通过max-age来控制资源的有效期。
max-age 不是一个时间戳,而是一个时间长度。
在本例中,max-age 是 31536000 秒,它意味着该资源在 31536000 秒以内都是有效的,完美地规避了时间戳带来的潜在问题。
Cache-Control 相对于 expires 更加准确,它的优先级也更高。
当 Cache-Control 与 expires 同时出现时,我们以 Cache-Control 为准。

2.协商缓存(304 or 200)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数据之后,服务端在 Response Headers 会带上 Last-modified (服务端资源最后修改时间).
再次请求时, 请求头会带上 If-Modified-Since 去跟服务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对比. 如果修改, 返回 200 , 否则返回 304 .
Etag/If-None-Match(同理)
Etag与last-modified对比
有些服务无法精确的得到资源最后修改时间.
last-modified 只能精确到秒.
一些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改变了,但是内容没改变,使用 Last-modified 看不出内容没有改变。
Etag 的精度比 Last-modified 高,属于强验证. 优先级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sszjh/p/1318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