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指针(pointer)

前言

在Go里面pointer就是1种可以把内存地址的存储起来的数据类型。我们使用pointer数据类型的变量可以记录下另1个变量的内存地址,方便我们修改这变量的值。

为什么Go中使用了指针?

因为Go函数里面传递的参数都是副本,我们如何在函数中修该1个外部变量。我们可以通过记录下值类型变量的内存地址,来达到修改值类型变量的目的。

区别于C/C++中的指针,Go语言中的指针不能进行偏移和运算,只能读取指针的位置,是安全指针,所有Go里面的指针比较简单。

只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变量名: 获取变量的内存地址

*pointor:通过指针获取指针对应变量的值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n := 28
	fmt.Println(&n)
	//1.&变量:获取变量的内存地址
	p := &n
	fmt.Printf("%T
", p) //*int 存储int变量类型的内存地址的指针
	//2.*指针变量:获取指针指向变量的值
	v1 := *p
	fmt.Println(v1)
	fmt.Printf("%T
", v1)
}

  

什么是指针

不管是Python还是Go程序 执行过程中数据(变量)载入内存后,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有该变量所在的内存地址,这就是指针。

指针就是1个保存了另1个变量所在内存地址的变量,该变量记录了Xyas变量的内存地址,我们就可以通过指针变量在广袤的内存上快速查找到Xyas变量。对其就行修改。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var a int 
	a=100
	b:=&a
	//变量a的数据类型:int类型,变量b的数据类型*int的指针
	fmt.Printf("变量a的数据类型:%T,变量b的数据类型%T
",a,b )
	//把变量a的内存地址打印出来
	fmt.Printf("变量a的内存地址:%p
",&a)//&a获取变量的内存地址也就是指针啦!
	//把变量b的值打印出来
	fmt.Printf("变量b的值也就是变量a的内存地址为:%p
",b)
	fmt.Printf("变量b的值也就是变量b的值,也就是变量a的内存地址:%v
",b)
	//把变量b的内存地址打印出来:也就是存储变量a的内存地址的内存地址
	fmt.Printf("变量b的内存地址为:%p
",&b)

}

  

在Go语言中的值类型(int、float、bool、string、array、struct)都有对应的指针类型,如:*int*int64*string等。

指针操作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基本数据类型在内存中的布局
	var i int = 10
	//获取变量i的内存地址
	fmt.Println("变量i的内存地址:", &i)
	//声明1个 ptr指针变量,指向1个类型为int的内存地址
	var ptr *int = &i
	fmt.Println(ptr)
	//获取指针的内存地址
	fmt.Println(&ptr)
	//通过指针获取变量i对应的值(10)
	fmt.Println(*ptr)
	//通过指针修改变量i对应的值
	*ptr = 222
	fmt.Println(i)

	//通过指针修改变量的值
	name := "成龙"
	age := "18"

	por1 := &name
	*por1 = "JackCheng"
	por1 = &age
	*por1 = "68"
	fmt.Println(name, age)

}

  

new和make的区别

前面我知道使用make可以创建1个切片数据类型的变量,并且该slice在没有赋值前,就有默认值(开辟了内存空间);

make 和new在Go中都是用于申请内存的

new用于给Go中基本的数据类型申请内存(int/string/bool)返回的是对应数据类型的指针(*int/*string/*bool)

make用于给复杂数据类型申请内存(slice/map/chanel/struct),返回值=默认值的数据类型本身。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var a1 *int  //只是声明int类型的变量,不开辟内存地址
	fmt.Println(a1)//nil
	var a2=new(int) //申请1个 int指针的变量,开辟内存地址
	fmt.Println(a2)
	*a2=100
	fmt.Println(*a2)

}

  

see also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ss4/p/1258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