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包制作

 

 

一、RPM介绍

RPM 前是Red Hat Package Manager 的缩写,本意是Red Hat 软件包管理,顾名思义是Red Hat 贡献出来的软件包管理;现在应为RPM Package Manager的缩写。在FedoraRedHat、Mandriva、SUSE、YellowDog等主流发行版本,以及在这些版本基础上二次开发出来的发行版采用; RPM包中除了包括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文件,也有其它的文件;一个RPM包中的应用程序,有时除了自身所带的附加文件保证其正常以外,还需要其它特定版本文件,这就是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RPM可以让用户直接以binary方式安装软件包,并且可替用户查询是否已经安装了有关的库文件;在用RPM删除程序时,它又会聪明地询问用户是否要删除有关的程序。如果使用RPM来升级软件,RPM会保留原先的配置文件,这样用户就不用重新配置新的软件了。RPM保留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包含了所有的软件包的资料,通过这个数据库,用户可以进行软件包的查询。RPM虽然是为Linux而设计的,但是它已经移值到SunOS、Solaris、AIX、Irix等其它UNIX系统上了。RPM遵循GPL版权协议,用户可以在符合GPL协议的条件下自由使用及传播RPM。

二、RPM包分类

rpm分为两大类:

1 二进制类包,包括rpm安装包(一般分为i386和x86等几种)和调式信息包等

2 源码类包,源码包和开发包应该归位此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最先我们按rpm打包要求改造软件项目源码,当符合要求之后就可以使用rpmbuild命令来生成不同的rpm包,同时生成的包之间版本是直接对应的,比如相同的源码包将生成完全相同的二进制rpm包。当你在网上查找rpm包时,一般你可以在RPMS目录中找到预编译的二进制包,而源码包则会在SRPMS目录内。

我们这里提到的RPM制作就是指改造软件源代码使之符合RPM打包要求的过程,这也可以等价为RPM源码包的制作过程,因为当你有了源码包就可以直接编译得到二进制安装包和其他任意包。

三、RPM包制作介绍

RPM包的制作,即是RPM源码包的制作。

RPM包工作的原理:

RPM是为解决源码包不易安装(需要编译)和软件包相互之间依赖(是RPM包管理器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依赖问题)问题,它通过在探测源码包在build和install阶段的动作获得最终生成的需要安装的系统里的文件,并记录下一些必要的操作(比如安装完成后执行某项操作),然后把此组成为一个整体,当在用户安装此包时把前面获得的所有问题和记录的所有操作原原本本的作用的实际系统上。

把一个普通的源码打成RPM包,需要下面一些操作

1、先需要对项目的Makefile作必要的改造以支持RPM打包操作(实际上此操作不是绝对的,SPEC文档和Makefile的是协调统一工作的,只要他们之间配合好了其他都无所谓,我们一般只是推荐大家尽量按行业标准规范操作而已)

2、次是针对当前项目撰写SPEC文档,SPEC文档包括了RPM打包过程的操作内容和新生成的RPM包的基本信息等,它的作用对象是打包程序rpmbuild。

四、RPM包制作过程

1 准备打包环境

执行如下命令安装rpmbuild和rpmdevtools

#yum install rpmbuild
#yum install rpmdevtools

执行如下命令来生成rpmbuild的工作目录

#rpmdev-setuptree

工作目录结构如下,

~/rpmbuild
~/rpmbuild/SOURCES              #放置打包资源,包括源码打包文件和补丁文件等
~/rpmbuild/SPECS                #放置SPEC文档
~/rpmbuild/BUILD                #打包过程中的工作目录
~/rpmbuild/RPMS                 #存放生成的二进制包
~/rpmbuild/RPMS/i386            #存放生成的i386结构包
~/rpmbuild/SRPMS                #存放生成的源码包

提示:rpmdev-setuptree命令默认将再当前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RPM构建根目录结构,如果需要改变次默认位置,可以修改配置文件:~/.rpmmacros中变量_topdir对应的值即可。

2、载源码包到SOURCES目录,不需要解压

cd SOURCES/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13.3.tar.gz

3、撰写Spec文件

SPEC撰写是打包RPM的核心,也算是最难的一步,好在我们可以从参照一个简单的模板文件开始,在可以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再一步一步的扩充文档内容,直至完全达到要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SPEC文档,其中包括了一些说明信息(注:#后面的内容为说明信息),该SPEC文档是对一个测试的软件项目hellorpm写的,hellorpm软件包编译后仅有一个执行文件、一个手册文件和一个项目说文件。

  将源码拷贝到/root/rpmbuild/SOURCES目录下:

# ls SOURCES/
fcgi.conf  index.php  init.nginx  nginx-1.8.1.tar.gz  nginx.conf  test.conf

4、编写SPEC文件

复制代码
Name:            nginx    # 名称    
Version:         1.13.3    # 版本    
Release:        1%{?dist}  # 版本号
Summary:         High performance web server    # 简介    

Group:            Applications/Server    # 组名,可通过less /usr/share/doc/rpm-4.8.0/GROUPS 查看    
License:         GPLv2    # 许可    
URL:            http://www.51.com
Source0:        %{name}-%{version}.tar.gz    # 用到的source    
Source1:        init.nginx
Source2:        nginx.conf
Source3:        test.conf
Source4:        fcgi.conf
Source5:        index.php

BuildRequires:        gcc,make    
Requires:        pcre,pcre-devel,openssl-devel,chkconfig    
BuildRoot:        %_topdir/BUILDROOT # make install的测试安装目录

%description
It's a nginx compile by hexm@51.com.

%prep  # 准备阶段,解压源码并cd进去
%setup -q

%build  # 编译
./configure 
  --prefix=%{_prefix} 
  --user=nooby 
  --group=nobody 
  --with-pcre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with-http_ssl_module
make %{?_smp_mflags}

%install  # 安装
[ "$RPM_BUILD_ROOT" != "/" ] && rm -rf $RPM_BUILD_ROOT
make DESTDIR=$RPM_BUILD_ROOT install
%{__install} -p -D -m 0755 %{SOURCE1} $RPM_BUILD_ROOT/etc/rc.d/init.d/nginx
%{__install} -p -D %{SOURCE2} $RPM_BUILD_ROOT/%{_prefix}/conf/nginx.conf
mkdir $RPM_BUILD_ROOT/%{_prefix}/conf/vhosts &> /dev/null
%{__install} -p -D %{SOURCE3} $RPM_BUILD_ROOT/%{_prefix}/conf/vhosts/test.conf
%{__install} -p -D %{SOURCE4} $RPM_BUILD_ROOT/%{_prefix}/conf/fcgi.conf
%{__install} -p -D -m 0755 %{SOURCE5} $RPM_BUILD_ROOT/opt/wwwroot/www.51.com/www/index.php

%pre   # 安装前执行脚本

%post  # 安装后执行脚本
ln -sv /usr/local/app/nginx-1.8.1 /usr/local/nginx &> /dev/null
chkconfig --add nginx && chkconfig nginx on
[ ! -d /data/logs/nginx ] && mkdir -pv /data/logs/nginx &> /dev/null

%preun  # 卸载前执行的脚本

%postun  # 卸载后执行的脚本
rm -rf /usr/local/nginx
rm -rf /usr/local/app/nginx-1.8.1

%clean
#[ "$RPM_BUILD_ROOT" != "/" ] && rm -rf $RPM_BUILD_ROOT

%files  # 哪些文件放入rpm包
%defattr (-,root,root,0755)
%{_prefix}
%attr(0755,root,root) /etc/rc.d/init.d/%{name}
%doc /opt/wwwroot/www.51.com/www/index.php
%attr(0755,nobody,nobody) /opt/wwwroot

%changelog
复制代码

5 使用rpmbuild制作rpm包

复制代码
rpmbuild  
-ba 既生成src.rpm又生成二进制rpm 
-bs 只生成src的rpm 
-bb 只生二进制的rpm 
-bp 执行到pre 
-bc 执行到 build段 
-bi 执行install段 
-bl 检测有文件没包含
复制代码

可以先使用bp参数,再bc参数,再bi参数,最后再ba参数

附录:

rpmbuild相关命令

基本格式:rpmbuild [options] [spec文档|tarball包|源码包]  

  1. 从spec文档建立有以下选项: -bp  #只执行spec的%pre 段(解开源码包并打补丁,即只做准备) -bc  #执行spec的%pre和%build 段(准备并编译) -bi  #执行spec中%pre,%build与%install(准备,编译并安装) -bl  #检查spec中的%file段(查看文件是否齐全) -ba  #建立源码与二进制包(常用) -bb  #只建立二进制包(常用) -bs  #只建立源码包  

  2. 从tarball包建立,与spec类似 -tp #对应-bp -tc #对应-bc -ti #对应-bi -ta #对应-ba -tb #对应-bb -ts #对应-bs  

  3. 从源码包建立 --rebuild  #建立二进制包,通-bb --recompile  #同-bi  

  4. 其他的一些选项 --buildroot=DIRECTORY   #确定以root目录建立包 --clean  #完成打包后清除BUILD下的文件目录 --nobuild  #不进行%build的阶段 --nodeps  #不检查建立包时的关联文件 --nodirtokens --rmsource  #完成打包后清除SOURCES --rmspec #完成打包后清除SPEC --short-cricuit --target=CPU-VENDOR-OS #确定包的最终使用平台  

spec文档的编写

Name: 软件包的名称,后面可使用%{name}的方式引用,具体命令需跟源包一致 Summary: 软件包的内容概要 Version: 软件的实际版本号,具体命令需跟源包一致 Release: 发布序列号,具体命令需跟源包一致  

Group: 软件分组,建议使用标准分组 软件包所属类别,具体类别有: Amusements/Games (娱乐/游戏) Amusements/Graphics(娱乐/图形) Applications/Archiving (应用/文档)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s(应用/通讯) Applications/Databases (应用/数据库) Applications/Editors (应用/编辑器) Applications/Emulators (应用/仿真器) Applications/Engineering (应用/工程) Applications/File (应用/文件) Applications/Internet (应用/因特网) Applications/Multimedia(应用/多媒体) Applications/Productivity (应用/产品) Applications/Publishing(应用/印刷) Applications/System(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Text (应用/文本) Development/Debuggers (开发/调试器) Development/Languages (开发/语言) Development/Libraries (开发/函数库) Development/System (开发/系统) Development/Tools (开发/工具) Documentation (文档) System Environment/Base(系统环境/基础) System Environment/Daemons (系统环境/守护) System Environment/Kernel (系统环境/内核) System Environment/Libraries (系统环境/函数库) System Environment/Shells (系统环境/接口) User Interface/Desktops(用户界面/桌面) User Interface/X (用户界面/X窗口) User Interface/X Hardware Support (用户界面/X硬件支持)  


License: 软件授权方式,通常就是GPL Source: 源代码包,可以带多个用Source1、Source2等源,后面也可以用%{source1}、%{source2}引用  BuildRoot: 这个是安装或编译时使用的“虚拟目录”,考虑到多用户的环境,一般定义为:%{_tmppath}/%{name}-%{version}-%{release}-root1 或%{_tmppath}/%{name}-%{version}-%{release}-buildroot-%(%{__id_u} -n} 该参数非常重要,因为在生成rpm的过程中,执行make install时就会把软件安装到上述的路径中,在打包的时候,同样依赖“虚拟目录”为“根目录”进行操作。 后面可使用$RPM_BUILD_ROOT 方式引用。 URL: 软件的主页 Vendor: 发行商或打包组织的信息,例如RedFlag Co,Ltd Disstribution: 发行版标识 Patch: 补丁源码,可使用Patch1、Patch2等标识多个补丁,使用%patch0或%{patch0}引用 Prefix: %{_prefix} 这个主要是为了解决今后安装rpm包时,并不一定把软件安装到rpm中打包的目录的情况。这样,必须在这里定义该标识,并在编写%install脚本的时候引用,才能实现rpm安装时重新指定位置的功能 Prefix: %{_sysconfdir} 这个原因和上面的一样,但由于%{_prefix}指/usr,而对于其他的文件,例如/etc下的配置文件,则需要用%{_sysconfdir}标识 Build Arch: 指编译的目标处理器架构,noarch标识不指定,但通常都是以/usr/lib/rpm/marcros中的内容为默认值 Requires: 该rpm包所依赖的软件包名称,可以用>=或<=表示大于或小于某一特定版本,例如: libpng-devel >= 1.0.20 zlib ※“>=”号两边需用空格隔开,而不同软件名称也用空格分开 还有例如PreReq、Requires(pre)、Requires(post)、Requires(preun)、Requires(postun)、BuildRequires等都是针对不同阶段的依赖指定 Provides: 指明本软件一些特定的功能,以便其他rpm识别 Packager: 打包者的信息 scription 软件的详细说明  

spec脚本主体

spec脚本的主体中也包括了很多关键字和描述,下面会一一列举。我会把一些特别需要留意的地方标注出来。 %prep 预处理脚本 %setup -n %{name}-%{version} 把源码包解压并放好 注:可根据你的源码的名字格式,来确认解压后名字的格式,否则可能导致install的时候找不到对应的目录 通常是从/usr/src/redhat/SOURCES里的包解压到/usr/src/redhat/BUILD/%{name}-%{version}中。 一般用%setup -c就可以了,但有两种情况:一就是同时编译多个源码包,二就是源码的tar包的名称与解压出来的目录不一致,此时,就需要使用-n参数指定一下了。 %patch 打补丁 通常补丁都会一起在源码tar.gz包中,或放到SOURCES目录下。一般参数为: %patch -p1 使用前面定义的Patch补丁进行,-p1是忽略patch的第一层目录 %Patch2 -p1 -b xxx.patch 打上指定的补丁,-b是指生成备份文件  

◎补充 %setup 不加任何选项,仅将软件包打开。 %setup -n newdir 将软件包解压在newdir目录。 %setup -c 解压缩之前先产生目录。 %setup -b num 将第num个source文件解压缩。 %setup -T 不使用default的解压缩操作。 %setup -T -b 0 将第0个源代码文件解压缩。 %setup -c -n newdir 指定目录名称newdir,并在此目录产生rpm套件。 %patch 最简单的补丁方式,自动指定patch level。 %patch 0 使用第0个补丁文件,相当于%patch ?p 0。 %patch -s 不显示打补丁时的信息。 %patch -T 将所有打补丁时产生的输出文件删除。  

%build 开始构建包 在/usr/src/redhat/BUILD/%{name}-%{version}目录中进行make的工作 ,常见写法: make %{?smpmflags} OPTIMIZE="%{optflags}" 都是一些优化参数,定义在/usr/lib/rpm/marcros中  

%install 开始把软件安装到虚拟的根目录中 在/usr/src/redhat/BUILD/%{name}-%{version}目录中进行make install的操作。这个很重要,因为如果这里的路径不对的话,则下面%file中寻找文件的时候就会失败。 常见内容有: %makeinstall 这不是关键字,而是rpm定义的标准宏命令。也可以使用非标准写法: make DESTDIR=$RPMBUILDROOT install 或 make prefix=$RPMBUILDROOT install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install主要就是为了后面的%file服务的。所以,还可以使用常规的系统命令:  

install -d $RPMBUILDROOT/ #建立目录 cp -a * $RPMBUILDROOT/  

%clean 清理临时文件 通常内容为: 引用 [ "$RPMBUILDROOT" != "/" ] && rm -rf "$RPMBUILDROOT" rm -rf $RPMBUILDDIR/%{name}-%{version}

※注意区分$RPM_BUILD_ROOT和$RPM_BUILD_DIR: $RPM_BUILD_ROOT是指开头定义的BuildRoot,而$RPM_BUILD_DIR通常就是指/usr/src/redhat/BUILD,其中,前面的才是%file需要的。

%pre rpm安装前执行的脚本 %post rpm安装后执行的脚本 %preun rpm卸载前执行的脚本 %postun rpm卸载后执行的脚本 %preun %postun 的区别是:前者在升级的时候会执行,后者在升级rpm包的时候不会执行  

%files 定义那些文件或目录会放入rpm中 这里会在虚拟根目录下进行,千万不要写绝对路径,而应用宏或变量表示相对路径。如果描述为目录,表示目录中除%exclude外的所有文件。 fattr (-,root,root) 指定包装文件的属性,分别是(mode,owner,group),-表示默认值,对文本文件是0644,可执行文件是0755  

%exclude 列出不想打包到rpm中的文件 ※小心,如果%exclude指定的文件不存在,也会出错的。 %changelog 变更日志  

spec文档中常用的几个宏(变量)

  1. RPM_BUILD_DIR:    /usr/src/redhat/BUILD  
  2. RPM_BUILD_ROOT:   /usr/src/redhat/BUILDROOT  
  3. %{_sysconfdir}:   /etc  
  4. %{_sbindir}:     /usr/sbin  
  5. %{_bindir}:       /usr/bin  
  6. %{_datadir}:      /usr/share  
  7. %{_mandir}:       /usr/share/man  
  8. %{_libdir}:       /usr/lib64  
  9. %{_prefix}:       /usr  
  10. %{_localstatedir}:   /usr/var  

rpm常用命令

  • 手动安装 rpm 包 rpm-ivh xxxxx.rpm

  • 查看 rpm 包信息 rpm-qpi xxxxx.rpm

  • 查看 rpm 包依赖 rpm -qpR xxxxx.rpm

  • 查看 rpm 包中包含那些文件 rpm -qlp xxxxx.rpm   可以加grep搜索 rpm -qlp xxxxx.rpm|grep spec

  • 使用工具rpm2cpio提取文件:  rpm2cpio xxxxx.rpm |cpio -ivd xxx.jpg

  • 用rpm2cpio将rpm文件转换成cpio文件 rpm2cpio xxxxxx.rpm >xxxxx.cpio

  • 用cpio解压cpio文件 cpio -i  --make-directories

  • 提取所有文件: rpm2cpio xxx.rpm | cpio -vi rpm2cpio xxx.rpm | cpio -idmv rpm2cpio xxx.rpm | cpio --extract --make-directories 

  • cpio 参数说明:    i 和 extract 表示提取文件 v 表示指示执行进程 d 和 make-directory 表示根据包中文件原来的路径建立目录     m 表示保持文件的更新时间

  • 查看rpm包里的pre和post install脚本: rpm -qp --scripts xxxxx.rpm 

  • 查看安装的过程中,代码的执行过程: rpm -ih -vv xxxxx.rp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kydragon/p/726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