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

                                java多线程

1 多线程相关概念

学习多线程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几个关于多线程有关的概念。

  进程:进程指正在运行的程序。确切的来说,当一个程序进入内存运行,即变成一个进程,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独立功能。

image

   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负责当前进程中程序的执行,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一个进程中是可以有多个线程的,这个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之为多线程程序。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运行后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什么是多线程呢?

即就是一个程序中有多个线程在同时执行。(这里的同时执行是相对于人来讲的,其实对于CPU来说,它还是根据时间片来顺序执行每个任务。)

比如:迅雷程序运行之后,迅雷就是一个进程,它里面的下载任务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线程。

image

2 程序运行原理

l 分时调度

所有线程轮流使用 CPU 的使用权,平均分配每个线程占用 CPU 的时间。

l 抢占式调度

优先让优先级高的线程使用 CPU,如果线程的优先级相同,那么会随机选择一个(线程随机性),Java使用的为抢占式调度。

wpsBF6.tmp

抢占式调度详解

大部分操作系统都支持多进程并发运行,现在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支持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比如:现在我们上课一边使用编辑器,一边使用录屏软件,同时还开着画图板,dos窗口等软件。此时,这些程序是在同时运行,”感觉这些软件好像在同一时刻运行着“。

wpsBF7.tmp

实际上,CPU(中央处理器)使用抢占式调度模式在多个线程间进行着高速的切换。对于CPU的一个核而言,某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线程,而 CPU的在多个线程间切换速度相对我们的感觉要快,看上去就是在同一时刻运行。

其实,多线程程序并不能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但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让CPU的使用率更高。

3 主线程

当Java程序启动时,一个线程立刻运行,该线程通常叫做程序的主线程(main thread),因为它是程序开始时就执行的。主线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
它是产生其他子线程的线程;
通常它必须最后完成执行,因为它执行各种关闭动作。

虚拟机并会从main方法开始执行我们的程序代码,一直把main方法的代码执行结束.这个线程就是主线程

4 引入多线程编程

有如下场景:小王和老王2个人干活,他们两个人做的内容不相干,也互不影响,但是小王在干活的时候无意中睡着了。那么理论上小王睡不睡,是无法影响到老王的任务进度的。

在没有使用多线程的情况下,用代码模拟:

package 线程;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void sleep(){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 name+"做完任务 " );
      }

}

public  class Thre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xiaowang = new Person("小王");

        Person laowang = new Person("老王");

        xiaowang.sleep();
         xiaowang.work();

        laowang.work();
     }

}



这显然与正常情况下的结果不符合,不管小王是否睡着了,老王该干完活了么,是不受到小王睡觉的影响的。

这里如果我们使用Java的多线程编程就可以实现,小王的睡觉不影响老王干活的进度的。

用代码模拟

package 线程;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void sleep(){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 name+"做完任务 " );
     }

}

public  class Thre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xiaowang = new Person("小王");

        Person laowang = new Person("老王");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xiaowang.sleep();
                 xiaowang.work();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aowang.work();
             }
         }).start();

    }

}



Thread类

该如何创建线程呢?Thread是程序中的执行线程。Java 虚拟机允许应用程序并发地运行多个执行线程。

创建新执行线程有两种方法。

l 一种方法是将类声明为 Thread 的子类。该子类应重写 Thread 类的 run 方法。创建对象,开启线程。run方法相当于其他线程的main方法。

l 另一种方法是声明一个实现 Runnable 接口的类。该类然后实现 run 方法。然后创建Runnable的子类对象,传入到某个线程的构造方法中,开启线程。

5.1 创建线程方式----继承Thread类

创建线程的步骤:

1 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

2 重写run方法。

3 创建子类对象,就是创建线程对象。

4 调用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让线程执行,同时还会告诉jvm去调用run方法。

自定义线程类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 定义指定线程名称的构造方法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 调用父类的String参数的构造方法,指定线程的名称

        super(name);

    }

    /**
      *
      * 重写run方法,完成该线程执行的逻辑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正在执行!");

        }

    }

}

线程对象调用 run方法和调用start方法区别?

线程对象调用run方法不开启线程。仅是对象调用方法。线程对象调用start开启线程,并让jvm调用run方法在开启的线程中执行。

继承Thread类原理

   我们为什么要继承Thread类,并调用其的start方法才能开启线程呢?

继承Thread类:因为Thread类用来描述线程,具备线程应该有功能。那为什么不直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呢?如下代码:

Thread t1 = new Thread();

t1.start();//这样做没有错,但是该start调用的是Thread类中的run方法,而这个run方法没有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个run方法中并没有定义我们需要让线程执行的代码。

创建线程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建立程序单独的执行路径,让多部分代码实现同时执行。也就是说线程创建并执行需要给定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对于之前所讲的主线程,它的任务定义在main函数中。自定义线程需要执行的任务都定义在run方法中。

Thread类run方法中的任务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重写这个run方法。既然Thread类已经定义了线程任务的编写位置(run方法),那么只要在编写位置(run方法)中定义任务代码即可。所以进行了重写run方法动作。

 多线程的内存图解

多线程执行时,到底在内存中是如何运行的呢?

以上个程序为例,进行图解说明:

  多线程执行时,在栈内存中,其实每一个执行线程都有一片自己所属的栈内存空间。进行方法的压栈和弹栈。

wpsC0A.tmp

当执行线程的任务结束了,线程自动在栈内存中释放了。但是当所有的执行线程都结束了,那么进程就结束了。

 获取线程名称

开启的线程都会有自己的独立运行栈内存,那么这些运行的线程的名字是什么呢?

l Thread.currentThread()获取当前线程对象

l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获取当前线程对象的名称

public class Extends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run();
        System.out.println("洗刷刷!"+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tendsThread e = new ExtendsThread();
        ExtendsThread e2 = new ExtendsThread();
        ExtendsThread e3 = new ExtendsThread();
        e.start();
        e2.start();
        e3.start();
    }
}

可以看到结果为:

洗刷刷!Thread-1
洗刷刷!Thread-0
洗刷刷!Thread-2

他们是各自执行各自的任务,互相不收到影响。

进行多线程编程时,不要忘记了Java程序运行是从主线程开始,main方法就是主线程的线程执行内容。

5.2 创建线程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

创建线程的另一种方法是声明实现 Runnable 接口的类。该类然后实现 run 方法。然后创建Runnable的子类对象,传入到某个线程的构造方法中,开启线程。

创建线程的步骤。

1、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2、覆盖接口中的run方法。。

3、创建Thread类的对象

4、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

5、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

l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Implements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洗刷刷!"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plementsRunnable i = new ImplementsRunnable();
         ImplementsRunnable i2 = new ImplementsRunnable();
         ImplementsRunnable i3 = new ImplementsRunnable();
        
         new Thread(i).start();
         new Thread(i2).start();
         new Thread(i3).start();
     }
}

执行结果为:

洗刷刷!Thread-2
洗刷刷!Thread-1
洗刷刷!Thread-0

实现Runnable的原理

为什么需要定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呢?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有啥区别呢?

实现Runnable接口,避免了继承Thread类的单继承局限性。覆盖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将线程任务代码定义到run方法中。

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只有创建Thread类的对象才可以创建线程。线程任务已被封装到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中,而这个run方法所属于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所以将这个子类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的构造函数,这样,线程对象创建时就可以明确要运行的线程的任务。

实现Runnable的好处

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避免了单继承的局限性,所以较为常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更加的符合面向对象,线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线程对象,一部分线程任务。继承Thread类,线程对象和线程任务耦合在一起。一旦创建Thread类的子类对象,既是线程对象,有又有线程任务。实现runnable接口,将线程任务单独分离出来封装成对象,类型就是Runnable接口类型。Runnable接口对线程对象和线程任务进行解耦。

6 线程的匿名内部类使用

使用线程的内匿名内部类方式,可以方便的实现每个线程执行不同的线程任务操作。

l 方式1:创建线程对象时,直接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类 匿名内部类实现方法");
     }
}.start();

l 方式2: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重新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nable接口 匿名内部类实现方法");
     }
}).start();

 

8 知识点总结

l 创建线程的方式

l 方式1,继承Thread线程类

l 步骤

1, 自定义类继承Thread类

2, 在自定义类中重写Thread类的run方法

3, 创建自定义类对象(线程对象)

4, 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通过JVM,调用线程中的run方法

l 方式2,实现Runnable接口

l 步骤

1, 创建线程任务类 实现Runnable接口

2, 在线程任务类中 重写接口中的run方法

3, 创建线程任务类对象

4, 创建线程对象,把线程任务类对象作为Thread类构造方法的参数使用

5, 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通过JVM,调用线程任务类中的run方法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irwang/p/864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