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m scripts 脚本基础指南

什么是npm脚本?

npm 允许在package.json文件里面,使用scripts字段定义脚本命令。

初始化package.json -> npm init -> 经历一系列的问答即可

{
  // ...
  "scripts": {
    "build": "node start.js"
  }
}

此时我们执行 npm run build 就等于执行 node start.js

【npm脚本的优势】

  • 项目的相关脚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
  • 可以利用 npm 提供的很多辅助功能

代码示例:

执行命令

mkdir npmscript
cd npmscript
npm init
...一路回车

start.js
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代码

//引入http模块
var http = require("http");
//设置主机名
var hostName = '127.0.0.1';
//设置端口
var port = 8088;
//创建服务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res.setHeader('Content-Type','text/plain');
    res.end("hello nodejs");

});
server.listen(port,hostName,function(){
    console.log(`服务器运行在http://${hostName}:${port}`);
});

执行刚设置好的命令 npm run build

npm scripts 原理

npm 脚本的原理非常简单。每当执行npm run,就会自动新建一个 Shell,在这个 Shell 里面执行指定的脚本命令。因此,只要是 Shell(一般是 Bash)可以运行的命令,就可以写在 npm 脚本里面。
比较特别的是,npm run新建的这个 Shell,会将当前目录的node_modules/.bin子目录加入PATH变量,执行结束后,再将PATH变量恢复原样。
这意味着,当前目录的node_modules/.bin子目录里面的所有脚本,都可以直接用脚本名调用,而不必加上路径。比如,当前项目的依赖里面有 Mocha,只要直接写mocha test就可以了。

"test": "mocha test"

而不同写成下面这样

"test": "./node_modules/.bin/mocha test"

由于 npm 脚本的唯一要求就是可以在 Shell 执行,因此它不一定是 Node 脚本,任何可执行文件都可以写在里面。

npm 脚本的退出码,也遵守 Shell 脚本规则。如果退出码不是0,npm 就认为这个脚本执行失败。

通配符

由于 npm 脚本就是 Shell 脚本,因此可以使用shell通配符

"lint": "jshint *.js" // * 表示所有

传递参数和获取参数

【方法一】
向npm 脚本传入参数,要使用 -- 表明。

"scripts": {
    "build": "node start.js -- port=8090" // 通过 -- port=8090 传入参数
  }

在我们的start.js文件中获取

// 打印process.argv对象看下
console.log(process.argv);

看下输出什么?

可以看到数组中有port的相关信息,我们在通过数组方法就可以取出相应的值。

【方法二】
package.json中添加config

"config": {
    "port": "8099"
  }

然后在start.js中打印 process.env.npm_package_config_port 的信息看看

同样也可以获取到相应的信息

执行顺序

并行执行: &

npm run script1.js & npm run script2.js

继发执行:&&

npm run script1.js && npm run script2.js

默认值

一般来说,npm 脚本由用户提供。但是,npm 对两个脚本提供了默认值。也就是说,这两个脚本不用定义,就可以直接使用

"start": "node server.js",
"install": "node-gyp rebuild"

上面代码中,npm run start的默认值是node server.js,前提是项目根目录下有server.js这个脚本;npm run install的默认值是node-gyp rebuild,前提是项目根目录下有binding.gyp文件。

钩子

npm脚本有pre和post两个钩子。

{
  "name": "npmscripts",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prebuild":"echo I run before the build script",
    "build": "node start.js -- port=8090",
    "postbuild":"echo I run after the build script"
  },
  "author": "",
  "license": "ISC"
}

start.js 建一个空文件即可

用户执行 npm run build的时候,会自动按照下面的顺序执行。

npm run prebuild && npm run build && npm run postbuild 

因此可以在pre和post钩子上完成一些准备工作和清理工作;

再执行下npm run build 可以看看结果

【默认钩子】

prepublish,postpublish
preinstall,postinstall
preuninstall,postuninstall
preversion,postversion
pretest,posttest
prestop,poststop
prestart,poststart
prerestart,postrestart

【自定义命令的钩子】

自定义的脚本命令也可以加上pre和post钩子。比如,myscript这个脚本命令,也有premyscript和postmyscript钩子

npm 提供一个npm_lifecycle_event变量,返回当前正在运行的脚本名称,比如pretest、test、posttest等等。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变量,在同一个脚本文件里面,为不同的npm scripts命令编写代码。

package.json

{
  "name": "npmscripts",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pretest": "node start.js",
    "test": "node start.js",
    "posttest": "node start.js"
  },
  "author": "",
  "license": "ISC"
}

start.js

const TARGET = process.env.npm_lifecycle_event;

if (TARGET === 'test') {
  console.log(`Running the test task!`);
}

if (TARGET === 'pretest') {
  console.log(`Running the pretest task!`);
}

if (TARGET === 'posttest') {
  console.log(`Running the posttest task!`);
}

执行命令 npm run test 可以看看效果;

简写形式

四个常用的npm脚本有简写形式

npm start是npm run start
npm stop是npm run stop的简写
npm test是npm run test的简写
npm restart是npm run stop && npm run restart && npm run start的简写

变量

可以通过process.env 获取到package.json中定义的内容。要加上npm_package_前缀。看下代码
package.json

{
  "name": "npmscripts",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test": "node start.js"
  },
  "author": "",
  "license": "ISC"
}

start.js

// 打印process.env对象看下
console.log(process.env);

看下输出的内容部分截图

具体我就不全部截图了,总之可以获取到package.json中的所有数据到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对npm scripts 脚本编程有一个入门的了解,再也不会感觉到陌生了。如果还有哪里不清楚的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参考文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iyou00/p/1035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