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的蜈蚣

最近家里发现好几只蜈蚣,都是5-10cm左右大,好烦,看着膈应
晚上查了一下有关的东西,摘录如下: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
有的可见 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 
注:因为蜈蚣毒为酸性,肥皂碱性,可以中和蜈蚣毒

天热了蜈蚣频频咬伤人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夜收治7名被蜈蚣咬伤病人 
2006-05-23 08:20:29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最近,南京气温上升,使得隐藏着的蜈蚣按捺不住,频频出来伤人。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前天晚上到昨天早上就收治了7位被蜈蚣所伤的病人。 

  昨天清晨,市民何女士穿鞋出门时,被藏在鞋内的蜈蚣咬伤,随即皮肤周围便出现红肿、灼痛,赶忙到附近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据该院皮肤科朱黎明副主任医师介绍,前天晚上,该院急诊科就收治了6名被蜈蚣咬伤的患者。专家表示,蜈蚣俗称百足虫,常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阴沟、腐木、树皮、杂草丛中。两前足具有一对毒肢,亦称毒爪,当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皮肤被咬伤后于伤处发生两个淤点,继之周围皮肤亦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所属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轻者数日皮疹即可消退,若被大蜈蚣咬伤,由于注入体内的毒汁较多,除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或坏死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尤其是儿童可危及生命。为此,朱主任提醒市民,对潮湿的地方如厨房、墙角、床下可撒些生石灰或者在家门口、下水道口喷洒长效杀虫剂以阻止蜈蚣爬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底衬,戴手套、帽子、披肩。一旦被咬伤最好还是到医院去治疗。

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的天敌有老鼠、石龙子、赡蜍、蚂蚁,鸡和鸟等。蜈蚣在孵化和蜕皮时动作迟缓,易被蚁群乘虚而入,只要几小时就可被咬死吃掉,故要提早防治蚂蚁。 

所以,保持干燥最重要,其他像雄黄也可以驱赶蜈蚣

用熏蟑螂的烟剂,杀死蟑螂同时也会杀死蜈蚣
随便一种杀虫剂,喷洒后一天内,统统死光
经常用生石灰洒在屋内四边.窗上加纱窗.
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放一些樟脑就会好一些的

将大蒜捣烂,加醋调匀,敷蜈蚣咬伤处,可止肿痛
取公鸡口中的唾液,涂在伤口,即可祛蜈蚣之毒
被蜈蚣叮咬后,用苦瓜鲜叶捣烂后外敷可治
将活蜘蛛直接放在蜈蚣咬伤处,蜘蛛会自动将蜈蚣留下的毒素吸净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ephil/p/41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