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第一次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知不觉,面向对象的学习已经完成了三次作业,虽然只有短短三周,但是在这期间,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业分析

第一次作业

类图

poly类:多项式类,支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与打印方法.
computer类:主类,用来读取与调用poly类。

度量图

分析

  • 第一次作业是写多项式加减,在这一次作业过程中,复习了JAVA的基本语法,并且学会了正则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在类的使用方面,我只将表达式设为一个对象,在主函数中进行加减,现在看来还可以再分的细一些。
  • 公测与互测:
    公测中未出现错误。在互测过程中,被对方找了两个bug,一个是对于一个空的{}多项式,没有在说明文档中说明应该返回错误或者正确,这也提醒了我要写清楚说明文档,第二个是对于负数指数的判断,这个是由于在修改bug时出现错误,也就是没有测之前出现过的错误,让我吸取到的教训是,应该在每个修改的版本后测试所有自测点。
    在测试对方的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个bug,我测试的程序在判断大数据时,会因为数据太大而出错,这也是因为正则表达式本身栈有限,对方没有注意到或者修改的不够完美而出现的错误,这也提醒我要多测边界数据。

第二次作业

类图

exphandler类:非法时用于输出信息。
floor类:楼层的信息,发出请求
elevator类:电梯的基本信息,发出请求。
require类:请求类,其中包含请求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楼层等。
queue类:队列类,由请求组成的队列,用于弹出与寻找请求信息。
scheduler类:调度器类,根据时间顺序从queue中得到请求,并将请求完成,同时判断是否为同质请求。

度量图

分析

  • 第二次作业开始编写傻瓜式电梯,也就是不支持捎带的电梯,模拟电梯的运行。
    从上面的类图也可以看出, 关键点就是电梯类,调度器类与请求类的关系编写。现在回头看自己代码,还是有很多地方比较面向过程,比如调度器部分同类请求的判断,如果写成靠电梯类本身去判断会更好。
  • 公测与互测:
    这一次的公测与互测均为出现bug,同样也没有发现对方的bug。

第三次作业

类图

基本继承的第二次作业的类
controller类:继承scheduler的新的调度器类,调度方式为根据捎带来判断,所以按照楼层一步步运动时判断是否要捎带。

度量图

分析

  • 第三次作业是在第二次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持捎带的功能。也就是要让你的调度器不再只根据时间,还需要根据是否顺路来调度需求。
    我的写法是根据时间线,也就是电梯在运行主请求过程中,每上升一层就判断一次是否有捎带请求,感觉还是比较暴力的,不过这样不容易出错,而且可以准确的判断是否捎带,在代码实现的方面,我认为我的不足之处在于调度器类的继承没有做好,基本上是重写了这个调度器,现在来看有些共同之处还是可以继承的,这也跟我第二次作业中的调度器可扩展程度不高有关,我还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 公测与互测:
    这一次测试也没有被查出bug,也没有查出对方的bug。自测分享数据多花时间非常重要呀。

度量分析

  • 三次作业的红色部分都是圈复杂度过高,也就是分支过多,这说明我在对象的使用方面还是不够熟练,比较偏向于过程式编写,还需要在这方面多花功夫。

心得体会

  • 不足:
    (1)对于readme的编写不够细致,很多小细节没有完整的编写进去,作为一个工程的阅读文件还是很有必要认真写的。
    (2)程序编写过程中,还需要多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3)还需要多学习他人写代码的方法,提高自己代码的简洁性。
  • 继续保持:
    (1)从任务下发开始构思,不能拖延工程。
    (2)磨刀不误砍柴功,先把框架构筑好再编写代码,以免后面再打补丁,影响程序可扩展性。
    (3)自测一定要完备,尽量多花时间在测试自己的程序上。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ynolds/p/871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