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一、名称空间

名称空间:变量的创建其实就是在内存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但是我们一直在回避变量名的存储,其实在内存中有一块内存存储变量名与变量间的绑定关系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称为名称空间。

1.1 内置名称空间

内置名称空间是 python解释器独有的,Python解释器启动的时候python自动开辟内置名称空间存放了这些python的内置方法,len([1, 2, 3])

生命周期:python解释器停止解释之后才会销毁

1.2 全局名称空间

全局名称空间:除了内置和局部,其他的都是全局,全局需要自己定义, python文件执行之后才可能有全局名称空间

生命周期:在文件执行结束后才会销毁

1.3 局部名称空间

局部名称空间: 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名/函数名都存放在局部名称空间,局部也需要自己定义, 必须得在函数调用之后才会生成

生命周期: 调用结束之后就会销毁

1.4 名称空间加载顺序(python解释器启动)

由于.py文件是有python解释器打开的,因此一定是在python解释器中的内置名称空间加载结束后,文件才开始打开,这个时候才会产生全局名称空间,但文件内有某一个函数被调用的时候,才会产生局部名称空间,因此名称空间加载的顺序为:内置-->全局-->局部

1.5 名称空间查找顺序(python解释器执行功能)

由于名称空间是用来存放变量名与值之间的绑定关系的,所以但凡要查找名字,一定是从三者之一找到,查找顺序为:从当前的位置开始查找--->局部-->全局–>内置

二、作用域

作用域: 产生作用的范围

2.1全局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全局+内置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只能在全局中使用

# 全局作用域
x = 1


def bar():
    print(x)


bar()

结果:
1

2.2 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 局部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局部作用域中的变量只能在局部中使用

# 局部作用域
def f1():
    def f2():
        def f3():
            print(x)
        x = 2
        f3()
    f2()


f1()

结果:2

需要注意的是:作用域关系在函数定义阶段就固定死了,与函数的调用无关。

三、global和nonlocal关键字

3.1修改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global x  # 修改全局
        x = 3
    f2()


f1()
print(x)

结果:2

3.2 nonlocal关键字

修改局部作用域中的变量。

x = 1


def f1():
    x = 2

    def f2():
        nonlocal x
        x = 3

    f2()
    print(x)


f1()

3.3 可变类型

在局部想要修改全局的可变类型,不需要任何声明,可以直接修改。
在局部如果想要修改全局的不可变类型,需要借助global声明,声明为全局的变量,即可直接修改

lis = []


def f1():
    lis.append(1)


print(f"调用函数前: {lis}")
f1()
print(f"调用函数后: {lis}")
在当下的阶段,必将由程序员来主导,甚至比以往更甚。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andysun/p/1132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