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信道类型

    1. 点到点信道(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2. 广播信道(主机多,需要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主机的数据发送)
  • 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数据前后加帧头帧尾)

      但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2. 透明传输

      字节填充/字符填充:发送端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16进制数1B),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3. 差错检验(传输过程中1变0,0变1)

      循环冗余检验CRC(只能做到无差错接收)

      1. 根据多项式写出除数(例如P(x)=x^4+x+1, 除数P=10011(n位数))
      2. 被除数后加(n-1)个0
      3. 被除数➗除数(相同为0,不同为1)
      4. 所得余数R作为FCS(帧检验序列)
      5. 接收端计算原数据加上FCS除以P,若余数为0则无差错,否则丢弃

      二进制模2除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50145/article/details/83987836

  • 两种情况下的数据链路层

    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广域网)

      • LCP(身份验证和欠费管理)

      • PPP协议帧格式

        标志字段 F=0X7E

        地址字段 A=0XFF

        控制字段 C=0X03(地址字段与控制字段为固定部分)

      • 字节填充(此时信息部分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0X7E --> (0X7D,0X5E)

        0X7D -->(0X7D,0X5D)

        ASCII控制字符即小于0X20字符,前面加入0X7D

      • 0比特填充(此时信息部分是二进制流)

        发送端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则填充一个0

    2.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局域网)

      • 拓扑类型: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

      • 以太网(总线型):具有广博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通信,这种方式不安全

      •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CSMA/CD):多点接入、载波监听

      • 碰撞检测(冲突检测):边发送数据边检测电压,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为τ,2τ时间内可能碰撞

      • CSMA/CD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

      • 争用期:2τ,若2τ之内为碰撞,则之后也不会

      • 以太网的争用期:64byte(最短有效帧长)

      •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基本退避时间:2τ

        k = min [重传次数,10]

        从(0, 1, ……,2^k-1)中随机取一数记为r,重传所需时延即r倍的2τ

        重传达16次,则丢弃该帧

  • 以太网

    • 2个标准:DIX Ethernet V2、IEEE 802.3
    • 2个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 星形拓扑结构:物理上是星形、逻辑上是总线型
    • 信道利用率:a=t/T0(t为单程端到端时延,包括无数个2τ争用期,T0为发送时间),a越小,碰撞检测越快,信道利用率越高
    • MAC层:硬件地址=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前24位为厂家信息,后24位厂家自定义
    • 扩展以太网:透明网桥、生成树算法(避免产生回路)

补充: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1.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 集线器工作原理广播形式,无论哪个端口收到数据后,都要广播到所有端口,接入设备较多时,网络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
  3. 集线器内部采用总线型拓扑,CSMA/CD协议,半双工模式下,所有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为单向;交换机全双工通信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ainbow-ran/p/1268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