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架构技术|缓存失效、缓存穿透问题 PHP 代码解决

问题描述

缓存失效:

  引起这个原因的主要因素是高并发下,我们一般设定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时,可能有一些会设置5分钟啊,10分钟这些;并发很高时可能会出在某一个时间同时生成了很多的缓存,并且过期时间在同一时刻,这个时候就可能引发——当过期时间到后,这些缓存同时失效,请求全部转发到DB,DB可能会压力过重。 
  处理方法: 一个简单方案就是将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不要所以缓存时间长度都设置成5分钟或者10分钟;比如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失效时间基础上增加一个随机值,比如1-5分钟随机,这样每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的重复率就会降低,就很难引发集体失效的事件。 缓存失效时产生的雪崩效应,将所有请求全部放在数据库上,这样很容易就达到数据库的瓶颈,导致服务无法正常提供。尽量避免这种场景的发生。 
  

缓存穿透:

  出现场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

  当在流量较大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直请求DB,很容易导致服务挂掉。 
处理方法: 
  方法1.在封装的缓存SET和GET部分增加个步骤,如果查询一个KEY不存在,就已这个KEY为前缀设定一个标识KEY;以后再查询该KEY的时候,先查询标识KEY,如果标识KEY存在,就返回一个协定好的非false或者NULL值,然后APP做相应的处理,这样缓存层就不会被穿透。当然这个验证KEY的失效时间不能太长。

  方法2.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

  方法3.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缓存并发: 
  出现场景:当网站并发访问高,一个缓存如果失效,可能出现多个进程同时查询DB,同时设置缓存的情况,如果并发确实很大,这也可能造成DB压力过大,还有缓存频繁更新的问题。 
  处理方法:对缓存查询加锁,如果KEY不存在,就加锁,然后查DB入缓存,然后解锁;其他进程如果发现有锁就等待,然后等解锁后返回数据或者进入DB查询。

解决方案

<?php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extends BaseController{
         //网站首页展示
         public function index(){
            //获取分数最高的10位学生信息
            $top10ScoreStudents = StudentService::getTop10Students();
            //todo something more detail...
         }
  }
<?php
namespace AppService;
use AppBaseService as BaseService;
//通常来说一个稍大型的 PHP 项目,都有有一个仓储层 Repository
use AppRepositoryStuduent as StudentRepository;
class StudentService extends BaseService{
    public static function getTop10Students(){
      $config = App::getConfig();
      $cacheKeyGenerator = CacheKeyGenerator::getInstance();
      //使用通用的缓存键生成器去获取缓存新键,方便增加统一的前缀(可用于包含 app 名字和版本信息)
      $top10StuduentsCacheKey = $cacheKeyGenerator->generate($config["cacheKeyAlias"]["top10Students"]["key"]);
     //下面是常见的缓存获取代码
     //从 redis client 连接池实例中获取一个可用的 client 连接,保持连接复用的连接池技术
     $redisInstance = RedisInstancePool::getInstance();
     //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若为 null ,则更新缓存
     $top10StuduentsCache = $redisInstance->get($top10StuduentsCacheKey );
    //这里使用 === null 判断是为了避免空数据导致的缓存穿透
    if ($top10StuduentsCache === null){
      //从 db 中获取一份最新的缓存数据
      //加一个访问锁,最多锁 20 秒,因为一个并发 1000 左右的单秒访问此接口时,若不加锁
      //必然会导致直接多个请求直接命中数据库,也就是下面的 “StudentRepository::getTop10Students()”,明显可能会导致数据库瓶颈出现
      if($lockForTop10Students = LockUtility::lock($config["cacheKeyAlias"]["top10Students"]["key"]),20){
          $top10StudentsFromDb = StudentRepository::getTop10Students();
          if(empty($top10StudentsFromDb) {
              //防止空数据穿透到数据库
              $top10StudentsFromDb = [];
          } 
         $top10StuduentsCache = $top10StudentsFromDb;
         //设置缓存
         //ttl 是保存在全局 config 中的 redis key 生命周期
         $redisInstance->set($config["cacheKeyAlias"]["top10Students"]["key"],$top10StudentsFromDb,$config["cacheKeyAlias"]["top10Students"]["ttl"]);
         LockUtility::unlock($config["cacheKeyAlias"]["top10Students"]["key"]);
         return $top10StuduentsCache;
       } else {
          //没有获取到访问锁,直接返回空结果
          return [];
       }
     }
     return $top10StuduentsCache;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xandxt/p/1046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