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6次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homework/10619
这个作业的目标 总结软件工程的学习
作业正文 本文
其他参考文献 百度

回望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前端的代码基本达到了期待和目标,但是有时总会忘记一些单词,后端还没达到,还需继续学习,原型设计、需求分析、画用例图、流程图基本达到了期待和目标,但是框架等没达到,由于后面不能去学校。

2.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制定的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和你在第二次作业中绘制的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前端的学习基本达到,后端没有,还要继续学习。

3.请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大概600行左右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2020软件工程作业01 2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2 3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3 14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4 8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0——问题清单 2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5 12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1 1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2 5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3 6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4 1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5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6
2020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6——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3h
2020软件工程作业——团队07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个人第五次作业,因为两个人一起做家族树,语音通话,屏幕分享,上网查找,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很充实。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大概花了55个小时,平均每周5个小时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和新工具:

墨刀、Axure rp、staruml、idea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博客园、GitHub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结对编程,用例分析等
工程能力的提升:
学会了组队编程,合理分工,做工程前的思考和步骤。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学会了和团队沟通,分工和对接。
其他方面的提升:
团队意识,交流能力。

二、团队总结

1.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经历过: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还未达到创造阶段
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员工,后面没有,适合。
如果你是组长,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的?有哪些地方做的好的?你觉得该怎么改进?(详细描述)
好的地方: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不好的地方:分工不一致,能力强的做的多。
如果你是组员,你觉得你的组长分工安排是否合理?你对组长的选举有什么建议?
合理,要合理分工,不能把任务分配不均匀,拖慢节奏。

三、人月神话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

达到了:(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尚未达到:(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目前尚未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好该软件,同时也没有实际的用户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字数不限,开放命题,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通过软件工程的学习,我深刻的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团队的沟通,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能加快确立项目的目标和方向,团队的分工和合作,能加快项目的进度,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能完善项目的功能。

四、建议

对下一届同学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请写下你对后来人的期许。

把每一门课程学好,老师不会开设没有意义的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学好编程语言。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

如果有书就好了。

对于老师的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给我们作业的时间长一点。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吧现在学的知识巩固完善,学习新的技术。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we12/p/1326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