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越风光,越可怜

  近来重读《西游记》,竟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心得。

  首先,菩提老祖在书中是一个最神秘的人物,说他神通广大绝对毋庸置疑,他调教出来的孙悟空竟然把整个天庭搞得一塌糊涂,不成体统。但是菩提老祖在让悟空下山的时候竟恐吓他不得说出是他菩提老祖的徒弟,否则就要让悟空灰飞烟灭。原文中是这样说的:“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照常理,师父教出来好徒弟应该大感欣慰,让徒弟下山应该是传播他的声名,彰光才是。而悟空下山却得到了这样的警告,让人不解。悟空不愿下山,说尚未报答师父的教养之恩,菩提老祖说的话更令人匪夷所思:“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看来菩提老祖是了然孙悟空以后的事情的,他能未卜先知,知道孙悟空日后一定会闯祸。

  再说菩提老祖的身份问题,他到底是道家还是佛家?这在书中也写的很模糊。从他给悟空的命名来看,他应该是佛家的。空一直是佛家的论题。但是他教给他的徒弟的却有《黄庭经》——这是道家的著作。在悟空参破他头打三戒尺之意时,悟空去请教的时候,他开口说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金丹,也是道家成仙的手段。但他在弟子们讲道的时候,文中却这样形容其效果:”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两个成语都是佛家用语。在第一回中,悟空初见菩提老祖,有一首诗形容菩提老祖,前两句为:“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这是《西游记》中对菩提老祖的第一次正面描写,意义非同小可。诗称“大觉”、“西方”,明白地点出了菩提老祖乃是佛家。但是《西游记》中却将菩提老祖塑造成了道家的形象,明显是错的。作者之所以在书中把菩提老祖的身份设计的这么玄虚,是大有深意的。下文再谈。

  悟空下山后,凭借一身本事,使得“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动静闹得不小,于是天庭下来招安。招安不成,后来便要剿灭,派了十万天兵天将来讨伐斩除他。结果他们小看了悟空,却被悟空打上了凌霄宝殿,占了玉皇大帝的位子。诶,这时候,好戏开场了:满天道家的神仙抓了悟空后竟杀不死!而且悟空从炼丹炉里逃出后又把天庭搞得不得安生。书上这样写道:“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而且这次,悟空一人一棒,独战三十六员天将,竟然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有取胜之势。

  这下好戏终于真正的开场了:如来佛祖出面了。

  诶,如来佛祖不费一刀一枪,仅仅与悟空打了个赌,就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在悟空被压下五行山之前,他在如来佛祖的掌心里自言自语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注意,“未卜先知”。可能很多人认为,未卜先知是所有神仙的本领,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悟空也能未卜先知了?很明显,非也。关于未卜先知,悟空连说“我决不信!不信!”,可见未卜先知这门法术悟空是知道的,但是他不会。它是高于悟空的神仙才能有的本领,而且不是高一点点,是高很多。照理说,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他们应该具备这个本领。但是如果照理说,他们可以未卜先知,就不至于被悟空搞得这么狼狈了,直接在他未成气候之前扼杀即可。所以说,道家的神仙里面是没有能够未卜先知的角色的。佛家里面确实是有的,如来佛祖是一个,比如来佛祖更高地位的佛也有这个本领,比如燃灯古佛。不过,别忘了,还有一个:菩提老祖。

  行文至此,你是否感觉到这中间有着一些蛛丝马迹呢?

  不错。这是一个阴谋。

  这个阴谋是佛家设计的。他们为了争夺三界的至尊,于是精心培养了孙悟空。我们看看悟空的本领便可知,论个人能力,他除了不能未卜先知外,几乎无所不能。整个三界,论单打独斗,不用其他的所谓法宝,几乎无人是他的对手。所以,他能把天庭搞的大乱,整个天庭奈何不了他。而正在这时候,天庭想起了搬救兵。搬救兵!关键就在这里,这正是佛家所期望的结果。以天庭的地位,它只能向佛家搬救兵,不可能向妖界求救。果然天庭也求救于佛家——这是佛家意料之中的。结果如来佛祖亲自出马,三言两语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这样的对比可想而知:道家的面子一落千丈!三界至尊自然而然地归于了佛家。何以这么说呢?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后,就要回转西方,玉皇大帝苦留。于是道家重量级的神仙都被请了过来,“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气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元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摔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然后接着就是各路神仙向如来佛祖表示感谢,送礼的送礼,送奉承的送奉承……总之,如来佛祖的风头盖过了所有在座的重量级神仙。而且“安天大会”这个名字起的实在是很不含蓄,有居功自傲的意思。更有意味的是,整个庆祝会上没有玉皇大帝的只言片语——可见他当时是多么的受冷落,整个庆祝会上他成为了不在场者。而且如来佛祖的居功自傲的心理在下文也有表露:“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虽二郎捉获,老君用火锻炼,亦莫能伤损。我去时,正在雷将中间,扬威耀武,卖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压他在那里。五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这里面,“大开”“请我”“首席”“谢我”很明显的显示出如来佛祖内心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居功自傲。

  是该这样的,不这样我还察觉不出这个阴谋。佛家的目的达成了,作为最高领导的如来佛祖毫无疑问是满意的。

  于是,道家自此后在佛家面前再也抬不起来头了。甚至,他们还有意地讨好佛家。

  比如,唐僧去西天取经时,路过两界山时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中第一难,差一点被妖精吃了,他的两个仆人被吃了。而这时候,出手救他的竟然是太白金星——这个道家的神仙,而且地位相当高。照理说,唐僧取经是佛家的事情,干道家什么事?他的第一难为何却是道家的人来帮他度过?这只能说明道家在主动向佛家示好,而派太白金星这样地位的神仙去救唐僧更说明了不仅是示好,而且是奉承。所以后来唐僧取经时每每遇难,孙悟空去天庭搬救兵时,天庭都是那么热心:他们的地位不再了!

  所以说,悟空的命运是可悲的,他只是一个佛家设计的棋子,佛家借助他完美的实现了自己的阴谋:取得三界至尊的地位。

  大闹天宫是孙悟空一生中最风光无限的事情,可是那也正是他最可怜的时候:后面的一双手在掩着嘴偷笑呢!悟空是不可能胜利的:他刚要胜利的时候,如来佛祖会出面打败他,佛家成为三界至尊(这是《西游记》得以成书的背景);他失败的话,被天庭剿灭,与佛家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菩提老祖不让孙悟空透露他来历的原因。佛家可以再培训一个类似孙悟空这样的棋子,再闹一次天宫。

 

(本文由新文艺青年作者   巴斗   原创并授权供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wenhui/p/476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