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的安装与简单使用

一、安装MongoDB的步骤

注:本教程全部统一采用hadoop用户名登录Linux系统,用户名:hadoop 密码:hadoop

  • ​ 首先,在Linux系统中打开一个终端,执行如下命令导入公共秘钥到包管理器中: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recv 2930ADAE8CAF5059EE73BB4B58712A2291FA4AD5
  • ​ 然后,创建MongoDB的文件列表,命令如下:
$ echo "deb [ arch=amd64,arm64 ] https://repo.mongodb.org/apt/ubuntu xenial/mongodb-org/3.6 multiverse"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mongodb.list
  •  执行如下命令来更新包管理器
$ sudo apt-get update
  • 最后,执行如下命令安装MongoDB:
$ sudo apt-get install -y mongodb-org
  •  安装完成后,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查看MongoDB版本:
$ mongo -version
  • 安装成功以后,启动MongoDB的命令如下: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start mongod
  • 默认设置下,MongoDB是随Ubuntu启动而自动启动的。可以输入以下命令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 pgrep mongo -l #注意:-l是英文字母l,不是阿拉伯数字1
  • 使用MongoDB结束后,关闭MongoDB的命令如下:
$ sudo service mongodb stop​

  

二、使用shell命令操作MongoDB

1、进入MongoDB的shell命令

  • 在Linux系统打开一个终端,输入如下命令启动MongoDB:(密码为:hadoop)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start mongod
  • 再输入如下命令进入MongoDB Shell模式:
$ mongo
  • 进入MongoDB Shell模式以后,默认连接的数据库是test数据库,可以在命令提示符“>”后面输入各种Shell命令来操作MongoDB数据库。

2、常用操作命令

  如果要创建一个名称为“School”的数据库,需要先运行“use School”命令,之后做一些操作,比如,使用命令“db.createCollection('teacher')”创建集合,这样就可以创建一个名称为“School”的数据库,执行过程如下。

(1)切换到School数据库(​ 注意,MongoDB无需预创建School数据库,在使用时会自动创建。)

> use school

补充:

use命令: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则创建数据库,否则切换到指定数据库;

如果发现刚刚敲错了,写成了use school1;这时候,希望删除school1这个数据库,就切换到该数据库下,再键入删除命令;

>use school1;
>db.dropDatabase();  

(2)创建集合

> db.createCollection('teacher')

(3)插入数据(与数据库创建类似,插入数据时也会自动创建集合。)

插入数据有两种方式:insert和save,具体命令如下: 

> db.student.insert({_id:1, sname: 'zhangsan', sage: 20})  #_id可选
> db.student.save({_id:1, sname: 'zhangsan', sage: 22})  #_id可选

这两种方式,其插入的数据中id字段均可不写,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id来标识本条数据。

insert和save两者的区别在于:

  • 在手动插入id 字段时,如果id已经存在,insert不做操作,而save会做更新操作;
  • 如果不加_id字段,两者作用相同,都是插入数据 

添加的数据的结构是松散的,只要是bson格式均可,列属性均不固定,以实际添加的数据为准。可以先定义数据再插入,这样就可以一次性插入多条数据,如下图所示。

 (4)查找数据

> db.youCollection.find(criteria, filterDisplay)​

备注:

criteria:查询条件,可选

filterDisplay:筛选显示部分数据,如显示指定列数据,可选(当选择时,第一个参数不可省略,若查询条件为空,可用{}做占位符)

  •  查询所有记录 (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
> db.student.find()
  •  查询sname='lisi'的记录(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lisi'”。)
> db.student.find({sname: 'lisi'})
  •   查询指定列sname、sage数据
> db.student.find({},{sname:1, sage:1})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其中,sname:1表示返回sname列,默认id字段也是返回的,可以添加id:0(意为不返回id),写成{sname: 1, sage: 1,id:0},就不会返回默认的_id字段了。 

  •  AND条件查询
> db.student.find({sname: 'zhangsan', sage: 22})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 'zhangsan' and sage = 22”。

  • OR条件查询
> db.student.find({$or: [{sage: 22}, {sage: 25}]})

 ​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22 or sage = 25”。 

  • 格式化输出

对于查询结果,也可以采用pretty()进行格式化输出,命令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5)修改数据

> db.youCollection.update(criteria, objNew, upsert, multi )
  • criteria:update的查询条件,类似sql update查询内where后面的
  • objNew:update 的对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如$set)等,也可以理解为 sql update 查询内set后面的
  •  upsert:如果不存在update的记录,是否插入objNew, true为插入,默认是false,不插入。
  •  multi:mongodb 默认是false,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条记录,如果这个参数为true,就把按条件查出来多余的记录全部更新。默认false,只修改匹配到的第一条数据。
  • 其中criteria和objNew是必选参数, upsert和 multi是可选参数

这里给出一个实例,语句如下:

> db.student.update({sname: 'lisi'}, {$set: {sage: 30}}, false, true)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update student set sage =30 where sname = 'lisi';”。

(6)删除数据

> db.student.remove({sname: 'chenliu'})  

该命令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SQL 语句“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chenliu'”。

(7)删除集合

> db.student.drop()

(8)退出MongoDB Shell模式

可以输入如下命令退出MongoDB Shell模式:

> exit

或者也可以直接按键盘的Ctrl+C组合键,退出Shell命令模式。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y2019/p/1198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