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自定义指令的作用

自定义指令是用来操作DOM的。尽管Vue推崇数据驱动视图的理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数据驱动。自定义指令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不仅可用于定义任何的DOM操作,并且是可复用的。

1.下面定义了一个v-test指令绑定数据name

<template>
  <div class="hello">
      <div v-test='name'></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name:'我是名字',
    }
  },
  directives:{
      test:{
        inserted: function (el,binding) {// 指令的定义
           / /el为绑定元素,可以对其进行dom操作
           console.log(binding) //一个对象,包含很多属性属性
        },
        bind: function (el, binding, vnode) {
            el.innerHTML =binding.value
          }
      }
  },
  created:function(){
  },
  mounted:function(){ 
  },
  methods:{
  }
}
</script>

2.效果如下

3.定义一个全局自定义指令

全局自定义一个指令v-red,来修改HTML元素的背景色为红色:

<div id="box">
        hello<span v-red> welcome</span>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directive('red',{
            inserted:function(el){
                el.style.background = 'red';
            }
        });
        var vm = new Vue({
            data:{
            
            },
        }).$mount('#box'); 
    </script>

4.自定义指令的钩子函数

一个指令定义对象可以提供如下几个钩子函数 (均为可选):
inserted:被绑定元素插入父节点时调用 (仅保证父节点存在,但不一定已被插入文档中)。

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一次性的初始化设置。

update:所在组件的 VNode 更新时调用,但是可能发生在其子 VNode 更新之前。指令的值可能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没有。但是你可以通过比较更新前后的值来忽略不必要的模板更新 (详细的钩子函数参数见下)。

componentUpdated:指令所在组件的 VNode 及其子 VNode 全部更新后调用。

un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与元素解绑时调用。

指令钩子函数会被传入以下参数:
el:指令所绑定的元素,可以用来直接操作 DOM 。
binding:一个对象,包含以下属性:
    name:指令名,不包括 v- 前缀。
    value:指令的绑定值,例如:v-my-directive=“1 + 1” 中,绑定值为 2。
    oldValue:指令绑定的前一个值,仅在 update 和 componentUpdated 钩子中可用。无论值是否改变都可用。
    expression:字符串形式的指令表达式。例如 v-my-directive=“1 + 1” 中,表达式为 “1 + 1”。
    arg:传给指令的参数,可选。例如 v-my-directive:foo 中,参数为 “foo”。
    modifiers:一个包含修饰符的对象。例如:v-my-directive.foo.bar 中,修饰符对象为 { foo: true, bar: true }。
    vnode: Vue编译生成的虚拟节点。移步 VNode API 来了解更多详情。
    oldVnode:上一个虚拟节点,仅在 update 和 componentUpdated 钩子中可用。

参考---https://blog.csdn.net/smlljet/article/details/91874728

参考---https://blog.csdn.net/baidu_31333625/article/details/70473839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windy/p/1487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