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j2336. 「JOI 2017 Final」绳

题意

折一根绳子,绳子上的每一段有颜色和厚度(初始都是1),每次要求折叠部分每段颜色对应相同,每次折叠后厚度叠加。修改一段颜色的费用为该段绳子的厚度。

求对于每种颜色,求在以某种方式将绳子折成长度为2的状态后这个颜色仍存在的情况下费用最小。

题解

感觉自己又斯波了。

最显然的一个性质:在开始修改一定不比在折了几段绳子后修改更劣(因为每个线段最多改一次颜色一定优)。

那那些才是最终合法的情况呢?

把绳子最终折成长度为2时的线段画出来,可以观察到,对于所有情况,相邻两段同色的线段距离一定是奇数。

也就是说,例如下面的最终情形是合法的:

1 2 2 1 1 2 2 1 1 1 1 2 2 1 1 2

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原序列改成只有两种颜色的上述序列。

继续观察性质,发现除了首尾,同色连通块的大小一定是偶数。

但是这个好像对我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观察到这个性质的伴随性质:所有同色连通块的首位的奇偶性相同。

那么对于一种颜色,如果ta最终必须存在,则我们可以枚举这种颜色连通块的首位的奇偶性。

例如对于这个序列:

_ _ 1 1 1 _ _ _ _ 1 1 _ _ _ 1 _

如果要求所有连通块首位为奇数,还要保证每段大小为偶数,则变为:

_ _ 1 1 1 1 _ _ 1 1 1 1 _ _ 1 1

如果要求为偶数,则变为:

_ 1 1 1 1 _ _ _ _ 1 1 _ _ 1 1 _

然后发现,经过修改之后,其他的空填上除颜色(c)外数量最多的颜色即可,就可以达到费用最小。

那么对于一个初始序列,修改为包含颜色(c)的合法序列的最小费用即为

[min_{修改方案} n - originnum_c - 修改后除颜色c外数量的最大值 ]

复杂度(O(n))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6 + 5;
int n, m, mx, ans;
int c[N], cnt[N], bul[N];
vector <int> pos[N];

void add (int x) {
	--bul[cnt[x]], ++bul[++cnt[x]];
	mx < cnt[x] ? mx = cnt[x] : 0;
}
void era (int x) {
	--bul[cnt[x]], ++bul[--cnt[x]];
	!bul[mx] ? --mx : 0;
}
int main () {
	scanf("%d%d", &n, &m);
	for (int i = 1; i <= n; ++i) {
		scanf("%d", &c[i]), add(c[i]);
		pos[c[i]].push_back(i);
	}
	for (int i = 1, num; i <= m; ++i) {
		c[0] = c[n + 1] = i, num = pos[i].size();
		for (auto x : pos[i]) {
			era(c[x]);
		}
		for (auto x : pos[i]) {
			if (c[x ^ 1] != i) {
				era(c[x ^ 1]);
			}
		}
		ans = n - num - mx;
		for (auto x : pos[i]) {
			if (c[x ^ 1] != i) {
				add(c[x ^ 1]);
			}
		}
		for (auto x : pos[i]) {
			if (c[((x - 1) ^ 1) + 1] != i) {
				era(c[((x - 1) ^ 1) + 1]);
			}
		}
		printf("%d
", min(ans, n - num - mx));
		for (auto x : pos[i]) {
			if (c[((x - 1) ^ 1) + 1] != i) {
				add(c[((x - 1) ^ 1) + 1]);
			}
		}
		for (auto x : pos[i]) {
			add(c[x]);
		}
	}
	return 0;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simonw/p/112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