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对列 —— 事件分发 & 处理

参考: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和队列

 

在分布式系统中,往往需要一些分布式同步原语来做一些协同工作,上一篇文章介绍了Zookeeper的基本原理,本文介绍下基于Zookeeper的Lock和Queue的实现,主要代码都来自Zookeeper的官方recipe。

 

队列(Queue)

分布式队列是通用的数据结构,为了在 Zookeeper 中实现分布式队列,

首先需要指定一个 Znode 节点作为队列节点(queue node), 各个分布式客户端通过调用 create() 函数向队列中放入数据,调用create()时节点路径名带"qn-"结尾,并设置顺序(sequence)节点标志。 由于设置了节点的顺序标志,新的路径名具有以下字符串模式:"_path-to-queue-node_/qn-X",X 是唯一自增号。

需要从队列中获取数据/移除数据的客户端首先调用 getChildren() 函数,有数据则获取(获取数据后可以删除也可以不删),没有则在队列节点(queue node)上将 watch 设置为 true,等待触发并处理最小序号的节点(即从序号最小的节点中取数据)。

实现步骤基本如下:

前提:需要一个队列root节点dir

入队:使用create()创建节点,将共享数据data放在该节点上,节点类型为PERSISTENT_SEQUENTIAL,永久顺序性的(也可以设置为临时的,看需求)。

出队:因为队列可能为空,2种方式处理:一种如果为空则wait等待,一种返回异常。

等待方式:这里使用了CountDownLatch的等待和Watcher的通知机制,使用了TreeMap的排序获取节点顺序最小的数据(FIFO)。

抛出异常:getChildren()获取队列数据时,如果size==0则抛出异常。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panwelcome/p/1478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