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02)--对象和类

Java基础(02)--对象和类

Jav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语言。支持以下基本概念:

  • 多态
  • 继承
  • 封装
  • 抽象
  • 对象
  • 实例
  • 方法
  • 重载

object-class

Java中的对象

软件对象也有状态和行为。软件对象的状态就是属性行为通过方法体现。

在软件开发中,方法操作对象内部状态的改变,对象的相互调用也是通过方法来完成。

Java中的类

类可以看成是创建 Java 对象的模板。

public class base.Dog{
    String breed;
    int age;
    String color;
    void barking() {}
    
    void hungry() {}
    
    void sleeping() {}
}

一个类可以包含以下类型变量:

  • 局部变量: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局部变量。变量声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方法结束后,变量就会自动销毁。
  •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方法体之外的变量。这种变量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实例化。成员变量可以被类中方法、构造方法和特定类的语句块访问。
  • 类变量类变量也声明在类中,方法体之外,但必须声明为 static 类型

一个类可以拥有多个方法,在上面的例子中:barking()、hungry() 和 sleeping() 都是 base.Dog 类的方法。

构造方法

每个类都有构造方法。如果没有显式地为类定义构造方法,Java 编译器将会为该类提供一个默认构造方法

在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至少要调用一个构造方法。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同名,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base.Puppy{
    public base.Puppy(){
    }
 
    public base.Puppy(String name){
        //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name
    }
}

创建对象

对象是根据类创建的。在Java中,使用关键字 new 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创建对象需要以下三步:

  • 声明:声明一个对象,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
  • 实例化:使用关键字 new 来创建一个对象。
  • 初始化使用 new 创建对象时,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
public class base.Puppy {
    public base.Puppy(String name) {
        //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 name
        System.out.println("The name of dog is :"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Puppy对象
        base.Puppy my_puppy = new base.Puppy("Tony");
    }
}

访问实例变量和方法

通过已创建的对象来访问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如下所示:

/* 实例化对象 */
Object referenceVariable = new Constructor();
/* 访问类中的变量 */
referenceVariable.variableName;
/* 访问类中的方法 */
referenceVariable.methodName();

实例

public class base.Puppy {
    int puppyAge;

    public base.Puppy(String name) {
        //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 name
        System.out.println("The name of dog is :" +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puppy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年龄为:" + puppyAge);
        return puppy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Puppy对象
        base.Puppy my_puppy = new base.Puppy("Tony");

        my_puppy.setAge(3);
        int getAge = my_puppy.getAge();
        System.out.println("getAge:" + getAge);
    }
}

源文件声明规则

当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多个类,并且还有import语句和package语句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规则。

  • 一个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 public
  •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非 public
  • 源文件的名称应该和 public 类的类名保持一致。例如:源文件中 public 类的类名是 base.Employee,那么源文件应该命名为base.Employee.java
  •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某个包中,那么 package 语句应该在源文件的首行。
  • 如果源文件包含 import 语句,那么应该放在 package 语句和类定义之间。如果没有 package 语句,那么 import 语句应该在源文件中最前面。
  • import 语句和 package 语句对源文件中定义的所有类都有效。在同一源文件中,不能给不同的类不同的包声明。

Java包

包主要用来对类和接口进行分类。当开发 Java 程序时,可能编写成百上千的类,因此很有必要对类和接口进行分类。

import语句

在 Java 中,如果给出一个完整的限定名,包括包名、类名,那么 Java 编译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到源代码或者类。import 语句就是用来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径,使得编译器可以找到某个类。

例如,下面的命令行将会命令编译器载入java_installation/java/io路径下的所有类

import java.io.*;

案例

base.Employee.java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base.Employee{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designation;
    double salary;
    // base.Employee 类的构造器
    public base.Employe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设置age的值
    public void empAge(int empAge){
        age =  empAge;
    }
    /* 设置designation的值*/
    public void empDesignation(String empDesig){
        designation = empDesig;
    }
    /* 设置salary的值*/
    public void empSalary(double empSalary){
        salary = empSalary;
    }
    /* 打印信息 */
    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
        System.out.println("名字:"+ name );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age );
        System.out.println("职位:" + designation );
        System.out.println("薪水:" + salary);
    }
}

base.EmployeeTest.java

import base.Employee;

public class base.Employe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构造器创建两个对象 */
        Employee empOne = new Employee("RUNOOB1");
        Employee empTwo = new Employee("RUNOOB2");

        // 调用这两个对象的成员方法
        empOne.empAge(26);
        empOne.empDesignation("高级程序员");
        empOne.empSalary(1000);
        empOne.printEmployee();

        empTwo.empAge(21);
        empTwo.empDesignation("菜鸟程序员");
        empTwo.empSalary(500);
        empTwo.printEmployee();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kypan/p/1346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