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上海2套房,做测试后拿下全系最高薪资

我是一名应届生,目前在上海有2套房(当然了,这是父母给的)

大四的时候,父母介绍了一个工作

很轻松,薪资不高,却也能让我吃穿不愁

—柠檬班速成班5期胖头鱼


 

十分迷茫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和很多大学生一样,大学四年,前两年玩,第三年突然醒悟,想改变自己,到了第四年,开始迷茫地找工作。

相信很多男生寝室熄灯后都会有夜谈,谈天谈地谈理想,谈喜欢的女生、谈将来要去做什么。

我记得有次寝室夜谈,我问大家毕业后准备去做什么,大家都很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他们说:你就别担心了,作为上海人 又是独生子女,还有两套房,将来随便找个工作混混就行了。

我???

到了大四,家里给我找了一个做helpdesk的实习工作,除了帮其他部门的同事解决电脑、打印机等问题,就没啥事了。基本就是喝喝茶,看看球,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

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没有盼头,18年年末,我在某个公众号上面看到了柠檬班的信息,仔细思考后我立马辞职报了速成5期,没有犹豫一分钟。


 

我本身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对口;其次测试工作相比开发要轻松很多,并且测试的前景也不错,是一个稳定的职业。

一次感冒引发的事件


 

速成班的课老师讲的很全面,只要跟着老师走,每天不偷懒,就不会跟不上进度。

我每天下课后都会看一遍回放,把知识点梳理一遍,遇到不懂的就去问老师或者班上的同学,把难点扼杀在摇篮。

今年2月份的时候,刚学到部署tomcat,我就生病了,白天要去吊水,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头还有点晕,导致又没听好课。

到了周末,我打算好好补习一下,可落下4节课,想弄懂新知识还是有点难的!(就像是数学课,你弯腰捡了一下笔,抬起头就发现老师讲的听不懂了)

我把回放打开,边听边操作。遇上不清楚的,就退回去重新听一遍。有困难的时候,我就向速成班的同学请教,让他教我。


 

绿色字体的是我,蓝色字体是速成班同学

碰上他也拿不准的,我就去问亚萌老师(这里表扬一下亚萌老师,有问必答),知道答案后再告诉好友,这样他也能搞清楚自己不懂的。

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棒,一般大家遇到问题都会自己先解决,解决不了就去和同学讨论,要是意见不统一或者大家都不知道答案,我们就会去问老师。

老师是大佬,对我们一直是知无不言的,恨不得要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


 

不小心拿下全系最高薪资


 

45天过得很快,一下就毕业了。当我信心满满地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简历拿给文文班主任时,本以为会受到她的表扬,却不想文文找出了很多问题。

她对我说:胖头鱼同学,你这个地方明明是优势,怎么就一笔带过了呢?应该要凸显自己的优势呀。还有这些地方,也要修改一下……

在文文指导下,我连夜修改了自己的简历,再次拿给她看,一次就过了。

之后分配到Vincent老师进行第二轮简历辅导的时候,也是一次就过了,很开心!


 

文文班主任帮我辅导简历

海投简历后,我收到5个面试通知,平时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除了那次生病之外就没缺过课了。

作业和实操我也有用心去做,加上面试基本上都是问学过的内容,所以面试时我充满了自信,顺利拿到了满意的offer:8K+15一天午餐补+14薪。

这分工作离我家很近,骑着我心爱的小电驴半小时不到就能到公司,其他offer都需要跨越黄浦江,坐地铁绕圈圈,太麻烦了!

跟大家说一下,一定要认真复习题库APP和考试的卷子,我面试的那些题目,我在题库和速成班的期中、期末考卷中都看到过,所以才这么自信!


 

柠檬班题库,有非常多的题目,很实用

在大学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我已经签下了满意的offer,安心在学校搞毕设、等毕业。

后面我听辅导员说才知道自己的薪资是全系最高的,心情有点小激动,哈哈!(我们学校很一般,大佬们见谅,嘿嘿)

考证学习两不误


 

上班的公司是研发和测试手机的,在速成班学到的知识完全够用,不用担心自己有不会的。

我打算今年把ISTQB考了,然后明年再学习自动化,为自己充电。

自动化我是速成班还没毕业就报名了,近期你们经历的涨价什么的,和我没什么关系。

(小柠檬:很有道理哇,先买的肯定比后买的便宜!小哥很有前瞻意识哦!)


 

当时预定的自动化课程

今年柠檬班在上海的5周年庆,我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老师们,很感谢他们在我初入职场时的帮助,不管是课堂上面,还是课后答疑、简历辅导,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那天运气还不错,抽到了一盒月饼,我送给了爷爷奶奶吃,他们很喜欢。

最后,给大家看下我拍的陆家嘴,欢迎大家来上海玩~


 

 

小柠檬寄语

上海两套房

应届生

全系最高薪资

不管哪一个名词

都让不少人羡煞不已

尽管这样,胖头鱼还是很努力!

所以,你就不要偷懒啦~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好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mb123/p/12160542.html